人们通常用词语来代替观念,并在推理中用谈论来代替思想
人们通常用词语来代替观念,并在推理中用谈论来代替思想。我们用词语代替观念,是因为二者往往密切地联系着,致使心灵容易把它们混淆起来。
我们根本不可能想象或形成与印象有种类差别的任何事物的观念
心中除知觉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存在,而一切观念又都是心中先前存在的某种东西得来的。因此,我们就根本不可能想象或形成与印象有种类差别的任何事物的观念。我们纵然尽可能地把注意转移到我们的身外,把想象推到天际直到宇宙尽头,实际上也超越不出自我。
判断与想象的关系,也如判断与情感的关系一样,是互相协助的
判断与想象的关系,也如判断与情感的关系一样,是互相协助的。信念给予想象活力,而活泼有力的想象,在一切能力中也是最足以取得信念的权威的。对于任何鲜明有力的色彩给我们描绘出来的东西,我们要想不同意也很困难。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哲学都是最底层的原力
哲学书晦涩难懂,是因为本身词语的短缺。词语在大众交流中形成,大家不交流,就没有词语。哲学家探寻到思想深处,无词可用,他就只能用现有的词语拼接组合,努力传达他所要表达的那种感觉。翻译者领会他的意思,又在本民族语言里搜刮词语,再打散重组,再现那种感觉。这中间的损耗有多大,只有天知道!那怎么能读懂呢?只有你本身就关心那些问题,在思考那些问题,本身就有感觉,你才能感觉到作者的感觉,译者的感觉,你才能享受哲学,也知道人类在这些思辨领域做了多少耕耘。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哲学都是最底层的原力。
致良知
“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就是快乐和痛苦。道德上的区别完全依靠于某些特殊的苦乐感,只要考察或反省起来的时候给予我们快乐,就是善;让我们不快,就是恶。”或许,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良知自然会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