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文集(共4卷)

愛、罪疚與修複

字體:16+-

【中文版導讀】 精神分析的薪火傳遞者——克萊因

克萊因被許多學者公推為精神分析史上繼弗洛伊德之後,對於精神分析理論之開拓最具啟發性、最具創意的思想家之一,亦是兒童精神分析之先驅。然而克萊因在專業上的執著,包括她大膽假設、論說當時精神分析尚未觸及的兒童精神病理、致力於區辨心智世界的真實與幻想,以及她對於揭開心智世界真理的執著和對於嚴謹分析技巧之堅持,皆使她在開拓精神分析理論之路上備感孤單。

克萊因於1914年閱讀弗洛伊德的《論夢》(über den Traum),隨即被弗洛伊德的睿智及其所論及的潛意識心智深深吸引,因而皈依並獻身於精神分析(Grosskurth, 1986)。1919年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她以《一名兒童的發展》(Der Familienromain in Statu Nascendi, 1921)之論文,展開了精神分析的探索之旅。她曾接受過來自匈牙利的桑多爾·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 1873—1933),以及來自柏林的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 1877—1925)的個人分析。費倫齊和亞伯拉罕對於克萊因的賞識及鼓勵,以及克萊因對於亞伯拉罕所提出的口腔施虐及肛門施虐之論點的感動,使克萊因勇於深入潛意識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的最底層,解讀人性中最殘酷的麵向。

1925年6月克萊因接受瓊斯(Ernest Jones)、艾利克斯·斯特雷奇(Alix Strachey)和裏維埃(Joan Riviere)之邀請至倫敦所作的係列演說在倫敦引起熱烈回響,然而這趟快樂之旅卻引發了精神分析學界的**,挑戰與排擠接踵而至。維也納的分析師們質疑克萊因的發現改變了弗洛伊德所傳遞的精神分析,而克萊因的支持者則認為克萊因的論點僅僅延展了弗洛伊德所開創的理論。弗洛伊德辭世之後,兩造的爭論日益白熱化,終於在1941年引發了長達四年的“論戰”(King & Steiner, 1991)。來自維也納的分析師和克萊因的支持者在大戰的炮火聲中挑燈夜戰,爭辯關於嬰兒期的性幻想、潛意識幻想的本質與功能、原欲發展理論與退化的定義、本能衝突論、死之本能的內涵、超我的形成、早期自我的功能與早期超我以及焦慮和罪疚感的來源等議題。根據瓊斯的理解,爭議的重點在於維也納的分析師認為克萊因太強調早期的潛意識幻想和“精神現實”(psychic reality)對於幼兒心智發展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克萊因高估了“早期的幻想生活”(early phantasy life),而忽略“外在現實”(external reality)。論戰在當時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佩恩(Sylvia Payne)的協調下,和平落幕。1952年裏維埃在慶祝克萊因70歲的新書引言中,引用弗洛伊德的話:“我已經開啟了一些思路,而且丟出了許多建議……未來有一些東西將由它衍生而出”,以此強調克萊因在理論上的延展並未違背弗洛伊德的期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