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文集(共4卷)

第十四章 智力抑製理論 (1931)

字體:16+-

我想在此討論一些智力抑製的機製,並從分析一個七歲男孩約翰(John)的簡短摘要開始,討論兩次連續分析中的要點。這位男孩的精神官能症包含了精神官能症的症狀和性格上的困難,還有相當嚴重的智力抑製。在我即將討論的這兩小時的分析素材之前,這孩子已接受超過兩年的治療,因此本文想處理的問題已被大量分析過。在這段時期,小男孩的智力抑製大致在某種程度上逐漸減少;但隻有在這兩個小時裏,這個個案與他的特殊困難之一——學習困難之間的關係變得明顯。這兩次分析使得與智力抑製有關的現象出現大幅改善。

這男孩抱怨他不能夠分別某些法文單字之間的差異。學校裏有一幅圖片,上麵畫著各種物品幫助兒童學習單字。這些單字有:雞(poulet);魚(poisson);冰(glace)。無論問他任何一個這裏的單字,他總是回答另外兩個單字其中之一的字義,例如被問到魚的時候,他回答冰;問雞卻回答魚等等。對此他感到相當無助和喪氣,說出他不要再學了之類的話。我從他偶爾出現的聯想中摘出這篇素材,而在那段期間裏,他也會無所事事地在治療室裏頭輕鬆玩耍。

我請他先告訴我雞讓他想到些什麽。他的背躺在桌子上,兩腿踢來踢去,用鉛筆在一張紙上畫畫。他想到一間雞舍被一隻狐狸破門而入。我問他這在什麽時候發生,他不回答“晚上”而回答“下午四點鍾”,我知道這是他母親常常出門不在家的時間。“狐狸闖進來,殺死一隻小雞。”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原本畫了一半的畫突然停了下來。我問他畫了什麽,他說:“我不知道。”我們看著這幅畫,畫的是一間房子,他停下來的時候房子還沒有屋頂。他說這就是狐狸進入房子的途徑。他了解他自己就是那隻狐狸,而雞代表他的弟弟,狐狸闖進房子的時間正好是媽媽不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