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文集(共4卷)

第四章

字體:16+-

潛伏期兒童的分析技巧

潛伏期兒童的精神分析往往顯得比較棘手。對於幼童來說,他們生動的想象力與尖銳的焦慮,使我們能夠很容易走近與接觸他們的潛意識世界。相比幼童,潛伏期兒童的想象力比較有限,而且有很強的壓抑傾向,這是他們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征。而與成人相比,他們的自我又未完全開發,故而無法洞察自己的疾病,自然也沒有治療的欲望,所以他們既缺乏開始分析的誘因,又缺乏繼續分析的動力。雪上加霜的是,這個階段的兒童總是比較戒備並對人缺乏信任。產生這種態度的部分原因是,對**的抗拒掙紮深深占據著他們的心靈,這讓他們對任何帶著搜尋、審問、觸及他們**衝動的事都充滿反感,而隻想以一己之力將這種衝動保持在可控範圍。

這些特征使得我們無法找到明顯的分析通道,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像幼童那樣能玩得起來,也不像成人那樣能夠用語言表達聯想。盡管如此,如果我從這些大齡兒童的本質屬性出發,接近他們的潛意識,那麽迅速建立起分析情境也是完全可能的。對於幼童來說,本能經驗和幻想的影響既迅速又強烈,他們會把這些經驗與幻想直接鋪陳在我們麵前,所以在初始階段就對幼童的**表征以及施虐幻想進行解析,是一種恰當的分析方法,這也是我在早期分析中發現的。而潛伏期的兒童則將這些經驗與幻想中的性特征完全抹去了(desexualized),處理它們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七歲的葛莉特是一個非常保守,心靈被束縛的孩子,有著明顯的精神分裂特質,不太容易與人親近。但是她會畫畫,會用簡單的線條畫房子和樹。她總是用一種強迫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畫,畫完一個畫另一個。根據她對房子和樹顏色尺寸的不斷改變,以及她畫畫的順序,我可以知道房子代表她自己和母親,而樹代表她的父親與弟弟,而且可以推斷出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由此我開始對她解析說,她比較關心爸爸媽媽之間、她與弟弟之間以及大人與小孩之間的性差異。她同意了我的說法,並立刻在作畫方式上做了一些改變以回應我的解析。而在這之前,她的畫作一直是同一種風格。(借助於繪畫進行分析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