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小史

壺泡源自中唐始

字體:16+-

在選擇泡茶器的排序上,許次紓認為,內外掛釉的柴、汝、宣、成之類的瓷壺,也是優先選用的泡茶佳器。

飲茶的壺泡法,在唐代中期陸羽的《茶經》中,已見端倪。《茶經·六之飲》雲:“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缶其小者謂之瓶。古代的瓶、缶、壺,並無太大差別,它們都是圓腔形的器具。《禮記·禮器》記載:“門外缶,門內壺。”缶和壺,皆是以小為貴的盛酒器。相對而言,缶更貴重一些,因此,在門外以缶敬酒,在門內用壺獻酒。湯可敬在《說文解字今釋》中說:“缶,大腹、小口、有蓋。”先把茶葉投入瓶缶之中,再以沸湯澆而淹茶,即是最早的壺泡法的雛形。清代,葉雋在《煎茶訣》中講得很明白:“瓶中置茶,以熱湯沃焉,謂之泡茶。”

明代,最早係統記載壺泡法的,要數張源的《茶錄》。據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茶錄》作的序跋記載:“樵海先生,真隱君子也。平日不知朱門為何物,日偃仰於青山白雲堆中,以一瓢消磨半生。”樵海先生,即是張源。張源,字伯淵,號樵海山人,蘇州西山人。他長期隱居西山,汲泉煮茗,殫精竭慮,以究茶之指歸。張源泡茶所用的壺,就是當時流行的錫瓢。其泡茶擇器,如他所講:“若山齋茅舍,惟用錫瓢,亦無損於香、色、味也。但銅鐵忌之。”此時的張源,身處於中國江南的文化高地——蘇州,為什麽沒有以紫砂壺作為泡茶器呢?這是因為他著《茶錄》的成書時間,至少是在明代正德四年(1509)之前。而最早的紫砂壺的問世時間,不會早於正德四年。崇禎年間,周高起在《陽羨茗壺係》中說:“故茶至明代,不複碾屑、和香藥、製團餅,此已遠過古人。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也就是說,從正德初年到崇禎十三年(1640),在這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裏,泡茶器的革故鼎新,的確存在著從金銀器、錫器到瓷器,再到崇尚紫砂壺的一個黜奢崇儉的曆史大變局。根據文震亨的《長物誌》記載:“錫壺有趙良璧者,亦佳,然宜冬月間用。近時,吳中‘歸錫’,嘉禾‘黃錫’,價皆最高,然製小而俗,金銀俱不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