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小史

張源規範壺泡法

字體:16+-

在鑒茶的審美上,張源主導茶色以青翠為勝,一改宋代以降的茶以翠白為上的教條標準。

元代的茶飲,有片有散,其飲茶風尚重散輕餅。元代的片茶,是指餅茶,也包括仍像宋代合諸香而成的茶餅、蠟麵茶等。隨著茶的揉撚工藝的發明,元代的飲茶,開始以散茶、末茶為主,這從客觀上促進了甌盞撮泡法與壺泡法的成熟與完善。

明代張源在《茶錄》裏,詳盡記載了茶的壺泡之法。他說:“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茶重則味苦香沉,水勝則色清氣寡。”張源眼中泡茶用水的“純熟”,是指用活火燒成的沸水,其狀態為水蒸汽“氣直衝貫”,即陸羽所言的“騰波鼓浪,為三沸”,不可用未真正沸騰的水(即萌湯)去泡茶。壺泡伊始,先要以少許沸水滌壺,一是為祛除壺內遺留的宿氣、雜味,二是為提高壺體的泡茶溫度,以利於茶的香氣彰顯。投茶的多寡,需要根據壺的容量仔細斟酌,控製好恰當的茶水比例,不可過中失正。在今天,我們很清醒地知道,假若茶湯泡濃了,勢必會因咖啡堿析出過多而味苦,其雜味、火氣會成倍的放大,茶的本真香氣也會被遮蔽或低沉不揚,這也是茶濃香濁的根本所在。假如是水多茶少,必然會造成茶湯的滋味寡薄、湯色清淡。

在向壺內投茶時,要根據季節的不同,分為上投、中投、下投三法。張源對此寫道:“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複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這個觀點看似新穎,其實並無多少科學道理。無論是春夏秋冬,隻要泡茶水溫不低於85°C左右,所泡出的茶湯,幾無差別。不過,張源的泡茶思路,值得我們在泡茶實踐中靈活借鑒。例如:嫩度較高、適於觀賞的頭春綠茶,可以上投;比重較輕的夏秋茶,可以采用下投法。無論是選擇上投、中投、下投,其本質解決的還是一個水的溫度問題。泡茶水溫,首先,影響的是茶的香氣;其次,影響的是茶葉內含物質析出的多少,即影響濃度、滋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