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裏的早期中國

9 清華簡《厚父》【夏朝有無】

字體:16+-

這件文物記錄了夏朝曆史,為什麽還有人認為夏朝不存在?

二裏頭遺址文物

近年,“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河南洛陽偃師區正式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國內外無數遊客前去參觀。那麽,二裏頭遺址究竟是什麽樣的形態,出土了哪些文物,因何被稱為“夏都”,是否證明了夏朝一定存在呢?我們就從21世紀一套竹簡的發現說起吧。

竹簡中的夏朝故事

2008年6月24日,曆史學家李學勤向清華大學校黨委會匯報香港市場出現了一套竹簡,受到校方的重視。李學勤教授前往香港觀摩實物,得知其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當係被盜掘出土的一套竹簡,後來被走私到境外。後來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將這批竹簡買下捐給學校,並於2008年7月15日入藏清華大學,從此就有了“清華簡”的稱號。今天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可以看到清華簡的實物。

從2010年12月開始,至2020年11月,清華簡已經整理了十輯。

趙平安指出簡文反映了傳世文獻沒有記錄的夏代曆史的四個問題。

文獻中記錄的夏朝究竟是怎麽樣的呢?

“禹是一條蟲”公案

而《厚父》則直接體現大禹是夏朝的創建者。

然而,“禹是一條蟲”與夏朝是否存在,也一直是頗有爭議的問題。

魯迅先生在《故事新編·理水》中提到一位“鳥頭先生”,這位“鳥頭先生”在小說裏“吃吃的”說:“你們是受了謠言的騙的。其實並沒有所謂禹,‘禹’是一條蟲,蟲蟲會治水的嗎?我看鯀也沒有的,‘鯀’是一條魚,魚魚會治水水水的嗎?”這位“鳥頭先生”影射的正是顧頡剛先生。

據《說文解字》,顧(顧)左邊的“雇”從“隹”,即鳥;而右邊的“頁”的本義是頭,如“額”“頷”“頸”這些字都是“頁”字旁;顧先生本人也患有口吃的疾病;當然最明顯還是其對“鯀”和“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