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裏的早期中國

22 吳王餘眜劍【幹將莫邪】

字體:16+-

幹將莫邪原型是寶劍,後世演變出鑄劍與複仇的美好傳說

吳王餘眜劍

先秦吳越地區的寶劍非常出名,後世也流傳著不少美麗的傳說。有幹將、莫邪鑄雌雄雙劍,眉間尺為父複仇的傳說;有闔閭去世埋葬於劍池的傳說;還有越女從白猿處學劍術,並且教越國士兵滅吳。那麽,真實的“幹將莫邪”到底長成什麽樣子呢?

銘文最長的先秦青銅兵器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的青銅劍最有名,在戰國文獻中多有記載,如《周禮·考工記》說“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粵(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莊子·刻意》說“夫有幹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

《呂氏春秋》說,春秋末年的楚人次非在幹遂得到一把寶劍,返回渡江時有兩條蛟龍圍繞其船欲得寶劍。次非認為不能為保全性命而丟失寶劍,遂奔赴江中刺殺蛟龍,一船人也因此保全性命。

“幹”就是文獻的“邗”,在今天江蘇揚州。《管子·小問》:“昔者吳、幹戰,未齔者不得入軍門,國子撾其齒,遂入,為幹國多。”大約在春秋前期,吳國與幹國爆發了一場戰爭,本來吳國沒有換牙的小孩不能從軍,但他們卻勇敢地敲下牙齒,這樣吳國才滅亡了幹國。前486年,吳國在邗築城。邗城位於江北,是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一個重要樞紐,大約此時以邗為都城之一。正如魏可稱“梁”,韓可稱“鄭”,趙可稱“邯鄲”,“邗”成為吳國的代名詞。

根據大多數學者的觀點,這把劍的器主是吳王餘眜,餘眜是壽夢的第三子。壽夢去世前想傳位給四子季劄,季劄不接受,由長子諸樊即位。前548年,諸樊戰死,二弟餘祭即位。餘祭去世後,又由餘眜即位。

餘眜即位後,即鑄造此劍,提到了自己在餘祭在位時,曾經攻打麻地有功,繳獲眾多;又抵禦楚軍,楚軍敗走,吳軍趁機反攻楚國;又抵禦越軍,越人沒有取得勝利,吳國沒有受損。後來兄長命自己繼承王位,於是用吉金鑄成了此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