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

不要吹宋朝的GDP

字體:16+-

關於宋朝的GDP,中文世界流行著許多說法。

最常見的是兩種。一種稱宋朝的GDP占到了世界的80%,另一種稱占到了世界的60%以上。某些“稍微嚴謹一點”的文章和著作,則將二者結合起來,說占到了世界的60%-80%。

這兩個數據都不可信。

“占世界的80%”之說,源頭已不可考,也沒有任何學術和史料依據。它的廣泛傳播,與央視《百家講壇》一檔談宋史的節目有關。節目中,講述人介紹了這個數據,且對其持肯定態度。

“占世界的60%以上”之說,則出自誤讀。

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在其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有一項利用購買力換算得出的統計,認為在公元1000年左右(正值中國的北宋時期),亞洲(不包括日本)的GDP規模是789億國際元,整個世界的GDP規模是1168億國際元,前者相當於後者的67%左右。

有些人想當然地認為不包括日本的亞洲,主要就是北宋,所以有了“宋朝的GDP占到了世界的60%以上的說法”。①

殊不知,在該書的“附錄B”中,麥迪森有詳細的表述——他將“亞洲(不包括日本)”這一區域,劃分成了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地區)三個部分。中國在公元1000年前後的GDP規模,是265.5億國際元,隻占到世界GDP總量的22.7%;印度占到了 28.9%。②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麥迪森統計的是“中國”,而非“北宋”。他在書中將公元1000年前後的中國人口,確定為5900萬。一般認為,公元980年的北宋人口大約是3250萬;這5900萬人當中,顯然還包括了遼、西夏、大理等處的人口。

也就是說,若以麥迪森的計算為依據,那麽,在公元1000年前後,北宋的GDP總量占世界的比例,是要少於22.7%的。

此外,麥迪森還有一個關於“人均GDP”的數據對比。他通過購買力換算,得出結論:公元960年,也就是北宋立國之時,中國的人均GDP相當於1990年的450美元,比同期的歐洲僅僅略高而已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