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

第二編 鑒往知來

字體:16+-

“跪拜禮”的墮落

說一說跪拜禮,也就是俗謂的磕頭。

跪拜禮最初的形態,源於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

先秦時期,人們日常生活中,往往以臀部壓在腳後跟的方式坐在席上。若要行跪拜禮,須挺直了腰,讓臀部離開腳後跟。這種跪拜禮可分為三種。一種叫“肅拜”,行禮者拱手觸及地麵;一種叫“頓首”,行禮者手碰地麵後頭頓在手麵上;第三種叫“稽首”,行禮者須用頭直接碰觸地麵。在今天看來,這三種跪拜禮大體都能算入“磕頭”的範疇。

行這種跪拜禮時,受禮者和施禮者在空間上,始終處於同一平麵,位置差不多是平等的,所以尊卑之分並不明顯。在台灣學者甘懷真看來,先秦的拜禮是一種敬禮,“並不限定為卑者禮敬尊者之儀節”。這種禮儀,主要用於賓客與主人之間,常見的情形是:一方先以軀體動作表達敬意,另一方也以相同的軀體動作回禮。當然了,先秦時代的君臣也會行跪拜禮,且按照身份等級,臣拜君是一種常態。但君臣行禮時,仍“同在一平麵之空間上”(站立時君臣間另有一套“揖禮”)。①

除了“臣拜君”,先秦時代也存在“君拜臣”。如《韓非子》裏說,西門豹治鄴,因對人力物力的汲取搞得很好,魏文侯曾對他“迎而拜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命人製定過旨在彰顯帝威的新君臣禮儀,但具體內容已不可知。西漢建立在反秦浪潮之上,故仍存留著一些先秦遺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裏說,酈食其見劉邦時,劉邦正坐著讓兩女子為其洗腳,所以酈食其也隻對劉邦“長揖不拜”,站著行了個揖禮,以維護自己的人格。《漢書·賈誼傳》裏也說,漢文帝在未央宮之宣室殿召見賈誼,兩人相談甚歡,“至夜半,文帝前席”——文帝不斷將自己的坐席向賈誼挪近。可知君臣二人是在一種平等的空間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