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

皇室專賣與人參迷信的由來

字體:16+-

在中國,人參被視為一種靈丹妙藥,具有包治百病的神奇功效。而現代醫學早已通過細致分析,指出人參的主要成分“與胡蘿卜根差不多”。中國人的人參迷信,從何而來?

一、明朝以前,與幹棗並列

中國最早有關人參藥用價值的記錄,見於成書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人參“主治心下痞堅,旁治不食嘔吐等”。後來南朝《名醫別錄》、唐朝《藥性本草》、宋朝《諸家本草》、元朝《用藥法象》等曆代醫書,對人參的藥用功能都有提及。

至明人李時珍編纂《本草綱目》,聲稱“人參治男婦一切虛症”,包括“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及“痎疾、滑瀉久病”等,人參遂從普通中藥材種“脫穎而出”,登上“神藥”的地位。①

明代以前,中國人吃的人參,主要產於上黨地區(今山西長治),被稱為“上黨參”;其次是“遼東”地區(今遼寧西部)的“遼東參”(又稱“遼參”)。

當時,人參隻被視為一種普通食/藥材。比如,蘇軾在給朋友王定國的信中說,“必欲寄信,隻多寄好幹棗、人參為望。如無的便,亦不須差人,豈可以口腹萬裏勞人哉。”在給章質夫的信中又說,“萬一有南來便人,為致人參、幹棗數斤,朝夕所須也。”②

顯然,對蘇軾而言,人參和幹棗一樣,是一種滿足“口腹”之欲的食品,而非保值百病的良藥。動輒托人順路帶上“數斤”,也說明這種食品在當時並不名貴。

明代之前,也有少數人參品種被認為很名貴。比如,上黨參中有一種“紫團參”,據說僅生長在上黨地區的紫團山上。《夢溪筆談》裏記載,王安石患有哮喘,需用紫團參醫治而不可得。有朋友送來幾兩,王安石堅辭不受,說:“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不過,從蘇軾為滿足“口腹”之欲“朝夕”食用人參來看,普通上黨參在北宋,仍屬普通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