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由國家文物局劃撥,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入藏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這意味著,這件流落海外160年的文物,終於重新回到了圓明園。
說一說它的設計者——法國人蔣友仁(Michel Benoist)。
蔣友仁生於1715年,青少年時代精修過數學與天文學。1744年以耶穌會傳教士的身份來到澳門,次年抵達北京,並開始學習中文。
1747年,乾隆皇帝在翻閱西洋版畫時(這些版畫有可能是路易十四贈送給康熙的《法國最美建築圖集》,也有可能是路易十五贈送給乾隆的凡爾賽宮銅版畫和西洋建築圖片),對西方“水法”裏的噴泉產生了興趣。乾隆找來在宮中擔任畫師的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要他解釋噴泉的原理,“並問宮中是否有某個歐洲人能造同樣的東西”①。
在郎世寧的推薦下,蔣友仁進入了乾隆皇帝的視野。
郎世寧選中蔣友仁,是一個相當倉促的決定。郎世寧原本告訴乾隆,他將前往各處,向傳教士們仔細打聽是否有合適的人才,“但是皇帝剛走,一個太監就來(對郎世寧修士)說道,若那個歐洲人能著手建造噴泉,他明天就應將其帶進宮來”②。皇帝對噴泉的興趣如此之高,郎世寧不敢澆冷水,隻好立即推薦了蔣友仁。他知道蔣友仁不是這方麵的專業人才,但也知道蔣友仁的科學素養,大概率是在北京的歐洲人中最高的。
在覲見中,蔣友仁回複乾隆,“說他可以借助書本,帶領給他配備的工匠們建造水法或曰噴泉”。意思是他其實也不懂,需要去找資料邊學邊做。一位傳教士、數學專家與天文學專家,就此轉型為水力機械工程師。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直到1757年,也就是乾隆對噴泉表示興趣之後的第十個年頭,蔣友仁仍在正式向皇帝呈遞“新建水法儀器樣一件”。畢竟,學習需要時間,試錯也要有一個過程。更難的是,蔣友仁還需要將這種“自己都從未從事過、幾乎也未研究過的技藝傳授於人”,也就是教給皇宮造辦處的那些工匠——那時,蔣友仁的官職是“造辦處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