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的一月
┃閱讀指導┃
本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4月16日《春暉》第27期。
1924年,朱自清輾轉來到浙江上虞春暉中學教書。這所學校坐落在環境幽雅寧靜的白馬湖畔。綠水青山,花木扶疏,如世外桃源。更讓人高興的是,學校匯聚了夏丏尊、豐子愷、朱光潛、匡瓦生、楊賢江、劉熏雨、劉叔琴、方光燾、王任叔等文化教育界知名學者和文人。在這裏,他們構織詩文、商榷文事、相交文字,其樂融融,給一直輾轉遷徙、身心疲憊的朱自清帶來了極大的快慰。所以朱自清在到達春暉中學一個月後,便寫了這篇散文。此文敘述了作者初到春暉時的見聞感想,尤喜春暉自然界的美景和朋友之間、師生之間真誠合作、感情融洽的氛圍。
去年在溫州,常常看到本刊,覺得很是歡喜。本刊印刷的形式,也頗別致,更使我有一種美感。今年到寧波時,聽許多朋友說,白馬湖的風景怎樣怎樣好,更加向往。雖然於什麽藝術都是門外漢,我卻懷抱著愛“美”的熱誠。三月二日,我到這兒上課來了。在車上看見“春暉中學校”的路牌,白地黑字的,小秋千架似的路牌,我便高興。出了車站,山光水色,撲麵而來,若許我抄前人的話,我真是“應接不暇”了。於是我便開始了春暉的第一日。
走向春暉,有一條狹狹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細小的顆粒,腳踏上去,便發出一種摩擦的噪音,給我多少清新的趣味。而最係我心的,是那小小的木橋。橋黑色,由這邊慢慢地隆起,到那邊又慢慢地低下去,故看去似乎很長。我最愛橋上的欄杆,那變形的卍紋的欄杆;我在車站門口早就看見了,我愛它的玲瓏!橋之所以可愛,或者便因為這欄杆哩。我在橋上逗留了好些時。這是一個陰天。山的容光,被雲霧遮了一半,仿佛淡妝的姑娘。但三麵映照起來,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裏,白馬湖裏,接著水光,卻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個小湖,左手是個大湖。湖有這樣大,使我自己覺得小了。湖水有這樣滿,仿佛要漫到我的腳下。湖在山的趾邊,山在湖的唇邊;他倆這樣親密,湖將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綠的,那軟軟的綠呀,綠的是一片,綠的卻不安於一片;它無端地皺起來了。如絮的微痕,界出無數片的綠;閃閃閃閃的,像好看的眼睛。湖邊係著一隻小船,四麵卻沒有一個人,我聽見自己的呼吸。想起“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真覺物我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