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文集(全十二冊)

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004

字體:16+-

奎斯登貝格:你看到了什麽?

奧克塔維奧:那段旅行之路!

奎斯登貝格:但是,為什麽會這樣?是什麽?

奧克塔維奧:

來,過來,朋友,我必須乘機馬上趕上這段不吉利的路,現在我的眼睛已經睜開,我必須使用我的眼睛,來!(拉著奎斯登貝格)

奎斯登貝格:現在做什麽?我們要去哪兒?

奧克塔維奧:到她那兒。

奎斯登貝格:到……

奧克塔維奧:(馬上糾正自己)到公爵那裏去,我們走。

在這個口誤中,“她”取代了“他”,其意思是向我們揭示:這個父親已經看出了他的兒子讚賞公爵理想的真正動機,同時,這個朝臣抱怨,他好像在對他“打啞謎”。[69]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位劇作家將口誤用在了他的戲裏,這是由蘭克(1910)發現的,我引用蘭克的表述如下:

這個口誤出現於莎士比亞的戲劇《威尼斯商人》(第三場,第二景),從戲劇的觀點來看,口誤的使用是由一定的動機驅使的,而且使用得非常巧妙,像被弗洛伊德注意到的《華倫斯坦》中出現的口誤一樣,這表明作者非常明確口誤機製的內涵,而且觀眾對此也是了解的。劇情是這樣的,出於父親的意誌,珀霞必須通過抽簽的方式來選一個丈夫,幸運的是她逃脫了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人。最後,她發現巴薩尼奧是自己喜歡的人;但是她又怕他摸錯了彩盒,她很想告訴他,即使摸錯了,她仍會將自己的愛給他。但她要信守諾言,在這種內心衝突的情況下,她用一首詩表達出了對他的愛:

我乞求你留下來,哪怕一兩天,在你冒險之前:因為,選錯了,我失去了你的陪伴,我要暫時忍受:

總像有什麽在向我訴說(但這不是愛),我不要失去你……

……我會教你如何去做出正確的選擇,但這樣我就違背了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