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還是盡量不喝茶、少喝茶為佳。如果實在要喝,一定是淡茶少飲。
飲茶從唐至明,一直存在著雅與俗的紛爭。到了清代,飲茶人群不斷沿著雅與俗的邊界,向兩端拓展、聚集,並交融為可雅可俗、雅俗共賞,尤其是茶館、茶莊、茶號、茶行的紛紛出現,標誌著茶已經真正融入各階層人民的日常生活,列入到柴、米、油、鹽、醬、醋之中。另外,在清代,茶樹無性扡插繁育技術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茶葉產量與品質的不斷提高,為武夷岩茶、政和與福鼎大白茶的出現,奠定了良好的品種茶的選育基礎。
清代茶的發展,繼承發揚了明代及其之前的成就,在此基礎上,迎來了難得的百花齊放、六茶共春。西湖龍井、碧螺春、羅岕茶、六安茶等新茶種、新茶類,此起彼伏,不斷湧現。閩北烏龍茶,受明代鬆蘿茶的技術影響,由蒸青散茶改為炒烘結合。之後,半青半紅的武夷鬆蘿,麵對旬月後“紫赤如故”的不堪,經過複焙,使之一色,便同時誕生了武夷岩茶和紅烏龍。“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清代僧人釋超全在《安溪茶歌》裏,翔實記述了安溪烏龍茶,通過模仿閩北武夷茶而獨樹一幟的曆史背景。武夷岩茶的製作技術,之後接連影響了閩南烏龍茶和潮州鳳凰單叢的誕生。閩南烏龍茶的製作技術,繼而又影響到了台灣烏龍茶的崛起。其證據鏈,可參見拙作《茶與茶器》的考證。
武夷岩茶,是在被明代宮廷拋棄之後,在仿製鬆蘿茶不成的境況下,繼而絕地重生的。閑花散落填書帙,武夷岩茶的真正崛起,與白茶類似,都是伴隨著紅茶出口的衰落,而後逐漸成長起來的。也就是說,武夷岩茶的發展壯大,從無量到有量,一旦茁壯成長起來,就是為出口服務的僑銷茶。據記載:清光緒年間(1875~1908),為武夷岩茶製作的最盛時期,年產可達50萬斤。後受戰爭的影響減產,到1924年,年產尚有20萬斤。除國內銷售的年平均1.2萬斤外,餘均銷於南洋以及美國舊金山等地,而消費者與經營運銷者,基本同為華僑商人,這即是“僑銷茶”之名的由來。到1941年,南洋淪為戰區,武夷岩茶僑銷告絕。此時,岩茶的產量,尚能維持在三百擔左右。到建國前夕,武夷岩茶的產能,隻剩一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