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对于行为分析而言,演员和官员是两大难点,因为他们道行深。但是,对于微反应而言则未必,因为微反应强调对刺激源的控制。
演技如真
华生自从认识了姜振宇之后,就接受了“看真人、看真事”的研究方法。但是,看的东西越多疑问越多,以前学的理论都对,但用到人身上就分析不准,还远远不及姜老师录节目的正确率,既困惑又痛苦。
戴猛安慰他:“你要相信,痛苦之后会更上一层楼。那些没有机会体验这种痛苦的人,永远也不会比你懂得多。”
周末,戴猛打电话给华生:“我带你去看拍戏。”
难得戴猛叫他参加活动,还是看拍戏这样的有趣事,华生很感兴趣,问道:“什么戏?”
戴猛答:“老戏骨宁静静的新片拍摄。”
华生对这个名字都不熟,顺口应道:“可是,我对她不感兴趣啊,太老了。现在流行的都是韩国欧巴和中国哥哥,那大长腿,姑娘们都喜欢!”
戴猛听出来他在开玩笑,笑道:“又不是让你去看美女帅哥!你不是问过我——高水平表演到底能不能对抗微反应分析吗,今天带你去看看老戏骨的演出,学习一下。”
二人驱车来到位于郊区的片场。
当天拍摄的是室内苦情内心戏。屋子里富丽堂皇,即使遍地是道具、灯光、轨道和机器,也仍然显得很宽敞。屋内的装饰都是民国风范,细腻而精致,工作人员虽然匆匆忙忙,但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光从剧组的组织水平就可以看得出,这部剧属于传说中的用心大制作。
二人到达的时候,导演正在给宁静静说戏,见到戴猛来了,停下手边的活儿,带着宁静静一起过来寒暄。四人见面彼此问候致意,倒也热闹。这是华生第一次见到“活”的大牌明星,虽然之前嘴里说些不服气的话,但一见到真人,立刻被她强大的气场所折服,变得恭谨而礼貌。
戴猛似乎颇受尊重,就连宁静静这样的大牌,也看得出来见到他是真高兴,而非客套。
真高兴的时候,除了笑容标准之外,身体的动作也会加快,变得敏捷而松弛,幅度也自然变大。没有约束的话,愉悦情绪会影响全身的兴奋程度,而不仅仅会引发笑容。
戴猛示意导演继续,自己领着华生坐到一旁不妨碍人的角落,安静地观察。
导演给演员强调说:“这场戏没有台词,就是一个流泪镜头的特写,要把你心里面的委屈、怨恨、坚忍和大度混杂在一起表现出来,要让观众觉得你心里其实是不舍得,但为了大义必须忍痛包容,要让观众心疼你,让他们看了也跟着纠结。明白吗?”
华生心里暗暗咂舌,心说:“这么多情绪混杂在一起,要用一个镜头表达,没有语言,怎么可能?”
宁静静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抬头对导演说:“给我2分钟时间,我们试试看,一条不成再来一条,最多就两条。”
导演没说话,竖起大拇指,随后大声对在场所有的人喊道:“清场!闲杂人等都出去!各部门准备!”
现场瞬间一片安静,过了大概5分钟,宁静静睁开眼睛,示意可以开始。与她配合的背影演员到位,随着导演一声令下,机器开始转动。
只见宁静静睁大眼睛注视着背影演员,双眸轻微地快速闪动了几下之后,眉头蹙起又放平,轻微抖动了两个来回,眼眶已经湿润。她上前一步,缓缓抱住背影演员,把脸贴在对方肩头,一边缓缓加力抱紧,一边用留给摄像机的一只眼睛茫然地望向前方。一颗晶莹的泪珠从这只眼睛的眼角滑落,嘴角的抿起抽搐几乎微不可见。
这10秒钟,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华生来说,如同经历了一个小时那么长。直到导演大声兴奋地喊“咔”,华生才松了一口气,全场也似乎瞬间冰融。
随行人员立刻拿大衣将宁静静包裹起来,华生看到,刚刚还楚楚动人的悲切面容已经换上了得意的笑容。导演在一旁大加赞赏,不断称赞表演得非常完美饱满。
华生由衷赞叹道:“的确功力深厚,精准到位,这么复杂的心情只通过10秒钟就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内心的愁怨和理智的包容完美结合,那一滴眼泪简直绝了。”
戴猛道:“高水平演员真是厉害,没想到是用控制眼泪的数量来一步到位的。等会儿我带你去跟她合影,你要表现得高端一点,像个富贵阶层,别让人瞧不起。”
华生道:“照相!不用了吧?”
也不等华生坚持,戴猛就带着他奔向了宁静静的保姆车。
也是普通人
听见敲门声后,宁静静见是戴猛,脸上迅速笑意盈盈,下车来跟戴猛握手。
戴猛拍拍车,不无艳羡地说道:“又换保姆车了?最新款的呀!低调奢华又舒适,是你的风格!”
华生看到,宁静静的笑容中掩饰不住得意。
得意的笑容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眯着眼睛但嘴不张开;另外一种是标准的笑加上扬眉的动作。女演员是前面那种,自我抑制的得意。
戴猛介绍道:“这是我老板朋友的侄子,刚从美国回来度假,非要见你,从小就是你的影迷。这不,今天见到你反而不好意思了。”
华生见戴猛竟然编造自己的身份,心里一阵暗笑,但既然已经明白了戴猛的意图,就干脆摆出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对宁静静又客气又巴结,很像个粉丝样,待人家同意合影后,便大剌剌地搂住宁静静肩头,在戴猛不停按动快门的过程中,还故意把脸贴上去。虽然第一次这么干,动作还挺熟练。
拍完照,戴猛朝着华生说道:“你要是有资金,记得要投给你的偶像啊!宁小姐可是票房灵药,投一部赚一部。哈哈!”
华生配合地点点头,认真对宁静静说:“幸会!幸会!回头请您吃饭,单独聊聊新戏投资的事。”
尽管宁静静脸上闪现出一丝的不悦,但还是非常有礼貌,道别后才转身回到自己的车上。远远地,听见关车门的声音很大。
两人离开片场后,找了家餐厅坐定,一边等餐一边聊天。
华生不等戴猛发言,先试探着问道:“老板,这样骗人家会不会破坏你们的关系啊?”
戴猛笑笑说:“她们每天会见到很多表示要投资的人,基本上只有非常靠谱的才会上心。我和导演很熟,和她仅仅是认识,不碍事。”
华生表示:“那我就放心了。”
戴猛这才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华生道:“我已经明白了,演员只在戏中厉害,不拍戏的时候,比普通人更容易有情绪波动。”
戴猛觉得还真是有点意外:“哟!说说看。”
华生便回忆道:“您夸她的车的时候,她其实一下就流露出得意了。表面上表示谦虚,但微笑时眼睛眯起,嘴却尽力抿着,经典的自我抑制的得意表现。”
戴猛问:“知道那车多少钱吗?”
华生道:“不知道。怎么了?”
戴猛道:“那车顶配大概70万人民币,算不上最好的保姆车。但里面的一些功能和装饰别出心裁,她的认同,来自我说的评价‘低调奢华又舒适,是你的风格’。”
华生道:“明白!刺激源生效!”
戴猛继续问道:“然后呢?照相的时候什么感觉?”
华生回忆道:“她听说我是‘你老板朋友的侄子’时,盯着我看了2秒钟,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这是今天她正眼看我时间最长的时候,其他时间的视线顶多是从我脸上一扫而过。我搂着她肩膀的时候,她有轻微的抵抗和疏离,而且这种感觉很明显,不是独立自尊的那种强硬,而是不情愿地厌恶逃离。”
戴猛拿出他们两个人的合影,放大面部表情给华生看。华生仔细一看,发现宁静静尽管看起来是笑,但笑容里有纠结,轻微皱眉,两边嘴角微微向下并抿嘴,眼睛保持平常态,没有眼轮匝肌的收缩。这是经典的不情愿的笑容,和肢体反应一致,都属于厌恶。
演员的破绽
戴猛说:“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虽然实验简单,但一切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捕捉到的真实反应。即使是高水平的演员,私下里也会有情绪反应。好的演员,是经过解放天性、情绪调动和标准表演培训出来的高手,可以根据剧情迅速由内而外地调动自己的情绪,并以无懈可击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有的演员甚至会入戏一段时间,沉浸到角色所需要的故事、规则、心态和抉择中,需要好长时间专门的调节才能恢复正常心态和生活。但是,这些精致准确的表演是需要苛刻条件的,宏观层面,他们首先要了解剧情,也就是了解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和利弊取舍,要了解自己角色的处境和判断;其次,要有好的对手演员做铺垫和配合;再次,要有好的现场条件,不能有人干扰捣乱,还要有安全自信的心态,剧组里导演、化妆师、服装师、灯光、摄像甚至小工,都得尊敬着;最后,钱要给足,饭要吃好,不能照顾不周。这么多条件,才有可能表演到位没有破绽,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达到的。微观层面上,如果在酝酿情绪的过程中加以干扰,很容易破坏他们的全部表演。”
华生道:“所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即使是非常专业的演员,也是在允许和支持他好好表演的条件下才能演得好,一旦不支持、不允许,甚至干扰他们,他们也无能为力了。”
戴猛竖个大拇指,继续道:“对的。都说演员难判断,那是对着屏幕难判断,就像我们之前看广告里的演员和总统一样。如果面对面,只要我们掌握了对话的主导权,能够实施有效的刺激源,那再好的演员也会成为普通人。因为他们没有剧本,没有心态,不能按既定方案来表演,也很难专心酝酿情绪。更何况,他们还要考虑现实中的利弊得失,考虑人情世故,会随着刺激源产生普通人所会有的各种情绪。”
华生理解得很透彻,频频点头,暗自记在心中。
戴猛继续解释:“刚刚,我还算是她的熟人,你的身份也算是富贵阶层,而且还表示有意投资,这些良好的基础,也没能让她‘表演’出完全的积极愉悦,为什么?因为她不愿意被你搂住照相,那种感受对她而言意味着不尊重,对所谓的‘投资’,她的经验也告诉她并不可信。所以,顶级的演员不是随时都想演,想演也不是随时都能演得像。最重要的是,复杂的情况会让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演才对,何况还有我们的刺激源进行干扰和控制呢。她想演高兴,你给悲伤的刺激源,她刚刚跟上来准备好悲伤,你又转而给出厌恶类的刺激源,再好的演员也跟不上。表演技巧相对于人类的情绪反应而言,是很弱小的。”
华生听得很明白,连连点头,追问道:“那官员呢?”
官员的难题
说实话,戴猛并没有想到华生会跳跃到下一个重要问题,他不由得盯着华生看了好一阵,眼神慢慢从惊讶变成了充满笑意。那笑,既是默契的笑,也是赞许的笑。
戴猛答道:“在微反应的分析对象中,有两座需要攀登的高峰。第一座是演员,如果给他们充分的准备空间,他们会把表情和动作拿捏到最合理的状态,很难看出真假。好在刺激源在我们手里,情绪的变化由不得他们,也没有人能连续不断地按照最‘合理’的逻辑来改变情绪,这是人类的生理障碍。攀登这座高峰,重点在于对刺激源的掌控。其实并不算难,因为毕竟演员还会有反应,反应越多,破绽越多。第二座高峰是官员,目前为止还不能算是完全登顶。”
说到这里,戴猛的眼睛变成了铁灰色,望向窗外远方的山脉,停留了很久。
华生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知道这时候应该安静,就低头喝着自己的水。
深思了一会儿,戴猛才转过头来,意味深长地对华生讲:“你会有机会见到官员的微反应的,而且如果你进步得快,这日子也许会很快到来。”
戴猛知道这个话题引发了小伙子极大的兴趣,就接着解释道:“官员们和演员们有相通之处。很多情境下,他们都是在演,而且基本是准备充分的表演,比如公开发言、会议讲话,甚至是争吵和辩论也都有可能是没有情绪的全理智行为。官员们的表演比演员的简单,因为不要求声情并茂地感动人、取信于人,他们只要保证不被否定就好,而演员需要被肯定。这样的情境下,可能有三点困难之处:一是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好的演员性人格的官员,可能表演得非常到位,难以挑剔。二是他们的表演标准简单。即便当事官员不擅长表演,但因为在他们的游戏规则里,只要一副扑克脸就可以应付所有状况,所以可以用平静的心态和控制自己来应对分析。第三,也是终极难题,在这些情境下,我们并不能掌握对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没有办法实施刺激源引发他们的情绪反应,当然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微反应分析。”
华生听到如此抽丝剥茧的分析,心中对微反应分析体系的理解有种推倒多米诺骨牌般的感受,很多问题一下子就通透了,眼睛不由得放出了亮光(20)。
戴猛最后解释道:“官员们在自己能掌控的势力范围之外,还会经常处于另外三种情境当中。第一种是对上级,第二种是对平级。这两种情境当中,如果存在利弊得失的刺激源,官员们会出现情绪反应,比如被上级批评或表扬、升迁或贬黜,与平级之间的合作或较量、打压或吹捧彼此等。很可惜,作为普通人,我们并没有机会能够亲眼见到并记录这些表现。”
华生听到这里,内心也觉得有点发愁。
他想戴猛说的也是,如果分析人员不是官员,怎能见到平级和下级的真实表现?而如果已经是官员了,除了个人爱好之外,谁会苦哈哈地去研究各种表现呢?再说,就算沉浸于察言观色的研究,也绝对难以避免出现主观偏差。因为那些能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肯定都和自己的利害相关,只有自己身处其中,才能看得到因为利益纷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这时候,是动用技术和逻辑理性分析,还是按照游戏规则触发的本能直觉?这恐怕是个无解的问题。
戴猛看了华生一眼,说:“不过,还有第三种情境。”两个人的目光一碰,戴猛就知道华生已经想到了,于是满意地笑笑,继续道,“官员还会面对司法机关。如果他们犯了罪,或者违反了内部纪律,他们就要接受调查。这些情境下官员的表现是有记录的。”
华生应道:“就像其他犯罪嫌疑人一样,在接受调查的时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要有同步录音录像,防止侦查人员进行刑讯逼供,同时也是具有一定效力的诉讼证据。”
戴猛说道:“对!就是这样!这种情境,恐怕是最真实的刺激源和反应集中产生的平台。对于官员来讲,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在此一搏,不能输。也正因为此,刺激源背后所代表的利弊得失太强烈了。对于办案机关来讲,法律的正义感和使命都要求他们也不能输,也会调集智慧和力量尽职尽责地完成侦查工作。双方之间的博弈,不是普通人能体会到的。处在这种情境中的官员,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
华生打断道:“劣势我大概能知道,比如行动上和时间上是受控的,再比如心理上因为要逃避侦查而有天然的畏惧感,又比如说谎说多了也会有生物性的愧疚感,而且是个人对抗团队,等等。他们的优势在哪里?”
戴猛道:“优势在于准备充分。每个官员从第一次决定违纪犯法起,就开始在内心不间断地编织解决方案,他们试图通过每一天的行为和思路来把自己犯过的罪掩饰起来,或者合理化处理,或者销赃灭迹。对于案情而言,最熟悉的只有当事人本人,其他相关人员和侦查人员,有的时候只能拿到支离破碎的信息。从这一点上来讲,官员本人的优势绝对明显。另外,你刚才说他们的劣势在于逃避侦查的畏惧感和因说谎引起的生物性愧疚感,这是对的。但是,因为日日磨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好得很,面对常规的刺激问题,他们心中可能已经想过无数遍应对策略。所以,往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们能够对答如流、理直气壮或沉着镇定。官员们对案情的熟知和对心理防卫的提前准备,是我们必须面临也必须迈过的门槛,这道门槛很高啊!”
华生皱起眉头,道:“理论上,博弈的双方,如果一方对已经发生的信息全部知晓,又对可能发生的状况也全部知晓,再做出充分准备,那这棋就没法下了,必然一边倒啊!怎么破?”
戴猛扑哧一笑,回答道:“你自己刚才都说了,怎么这会儿又做出一副愁苦的无奈状?你再多看看,多学学,等有机会,带你看看实际案例,你自己来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