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文所敘述的材料,不但是從作者自己經驗得來,還有從別人的傳說或書籍的記載得來的。材料的來處既然不一,或從甲麵說,或從乙麵說,當然不能一致。將許多材料連綴成文的時候如果也這樣混亂,文章就有頭緒不清、不易了解的毛病。即以《三國誌》一書而論,關於諸葛亮伐魏的事,有時說“丞相出師”,有時說“諸葛亮入寇”,就各段分開來看,固然沒有什麽不合的地方。但就作者陳壽一個人的筆下而論,一個是以蜀為主體,一個是以魏為主體,居然有兩樣的觀察點,就未免不當了。敘事文的觀察點,就是作者所站的地位,可分為三種。
(一)居於發動者一邊 例如說“丞相出師”,就是以發動者的蜀為觀察點的。
(二)居於受動者一邊 例如說“諸葛亮入寇”,就是以受動者的魏為觀察點的。
(三)居於旁觀者一邊 例如說“諸葛亮出師略魏”,就是以旁觀者的地位為觀察點的。
作敘事文須確定一種的觀察點,全篇統一,不應搖動。通常的敘事文,以居於旁觀者的地位的居多。但在旁觀者的地位,作者對於各方麵也要保持觀察點的一致,不可隨意變更。
(例一)
楊幺乘舟湖中,兵在樓上發矢石(1),官軍仰麵攻之,見舟而不見人,因而失敗。嶽飛下令伐君山的樹為巨筏,塞滿港汊,又用腐木亂草由上流放下,布置穩當,才和楊幺開戰(2)。楊幺船遇了草木,輪不能鼓動,賊奔走港中,又被木筏所拒,因被牛皋捉著,諸賊皆降(3),果然八日就打平了(4)。
——《平民小叢書·嶽飛》
這段本是以旁觀的地位來記述的,卻是觀察點變了幾次,(1)從楊幺方麵,(2)從嶽飛方麵,(3)再從楊幺方麵,(4)又從嶽飛方麵,逐條錯亂,文字使人覺得繁雜不堪。若以楊幺方麵為主改成下麵的(一),或以嶽飛方麵為主改成下麵的(二),那麽文氣就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