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讲述的内容变成了祸根。关于“戴克(哈里森·福特饰演)是否为仿生人”这一问题,我发表过自己的见解,结果有些人要求我做更详细的说明。在纠结的过程中,我无意间翻阅旧杂志,在里面看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Site and Sound,1992年12月刊上的《银翼杀手,说“差异”》),于是决定用文字做进一步说明。那篇文章的作者,其见解跟我几乎完全一致(不愧是长期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一级评论家)。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雷德利·斯科特拍摄本片时的脚本相关信息在这之前我是真的闻所未闻。考虑到围绕导演剪辑版优越性的各种争论,这无疑是值得回味的焦点,所以决定谈谈《银翼杀手》。
导演为了1992年的导演剪辑版,删除了戴克的旁白和最后一幕,并插入了戴克的幻想。除了范·吉利斯音乐的全面改版,这三个地方的变化是再次引发争论的导火索。旁白内容原来是以逃亡之后回忆往事的方式呈现,这事实上排除了戴克是仿生人的可能性。而如今,一切寒酸的四肢全部被清除,一切假设都有了可用武之地。片中并没有出现被誉为“逃避之花”的圆满结局(此时用作背景的航空拍摄镜头是为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开场而拍摄的),而是以沉重的电梯门遮住男女的黑暗画面代之,这个镜头暗示了两人的未来不会出现任何可期的结果,加上没有任何戏剧性需求的独角兽的幻想(是雷德利·斯科特的下一部作品《黑魔王》中的场景)足以引起各种解读及争论。最终,导演将所有的状况都模糊化,为电影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在那个地平线的一端,有一个隐藏的真相,那就是戴克的真面目。
为了清除仿生人,还要雇用另一个仿生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正如罗伊(鲁特格尔·哈尔)所言,他们是奴隶,或者是未来的劳动阶级。在资本家和白人农场主分别压迫工人和黑人奴隶时,经常会动员已被收买的工人或黑人来笼络人心,这是一种历史常识。他们对待同事的手段甚至比雇主还要残酷。要让普通的侦探去追捕头脑比人类还要发达、肢体比人类还要强大的仿生人逃亡者,恐怕是力不从心的事情。换句话说,戴克也许就是“未来的敢死队”。
字幕显示“银翼杀手实施的并不是处死,而是退休”,就这样,戴克成为第一个退休的银翼杀手。他对重新召回自己的布莱恩特说,如果有必要他可以再次退休。这是否意味着仿生人的死亡呢?问题是戴克为什么那么厌恶这件事情呢?他凝望第一个退休对象卓拉的尸体时表情非常复杂,与当时就在现场的里昂相比,戴克受到的冲击似乎并不亚于里昂。相反,罗伊救活戴克时的情景也呈现出类似的氛围。他们究竟为什么同情彼此呢?
人类与仿生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唯一的标准就是寿命。虽说可以通过“眼球测试”予以辨别,但是如果仿生人的感情足够成熟的话,这种技术也会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如果机器没有正常运转的话怎么办?”布莱恩特面对戴克的问题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沉默不语。“是否混淆过人与仿生人”的提问,戴克也没有回答瑞秋(肖恩·杨饰演)提出的问题。
像通常被指出的那样,严格来讲,记忆的有无也很难成为一个标准。谁生下来就拥有记忆呢。正如布莱恩特所说的:“Nexus-6的优势就是时间越久,情感越丰富。记忆是用时间堆积起来的。”罗伊在临死前也说了这样的话,所有的回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犹如泪水消亡在雨中。
寿命也不是本质。遗传工程学者塞巴斯蒂安是玛士撒拉综合征(1)患者。实际年龄仅为4岁的成年人罗伊和25岁的老人塞巴斯蒂安居然处于类似境况,他们是活不长的。银翼杀手高菲(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饰演)甚至冷言冷语:“她(瑞秋)的死虽然很遗憾,但是天下谁又能不死呢?”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没有区别。瑞秋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怀疑自己的受训记忆是否被正常移植,此时戴克说:“最重要的是你依然能够优雅地弹奏钢琴。”使这部电影带有政治色彩的关键点是这种“差异的淡化”或者“边界的崩塌”。片中的戴克,是奔跑在这种差异的边界,即刀刃(冰刀)上的角色。
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深思熟虑后的失误。潜入地球的Nexus-6一共有多少名?第一次,布莱恩特表示是四个人。但在下一个场景中又说共六个人潜入地球,其中一人因故死亡。那么剩下的一个人究竟去哪里了呢?
据说,原来的剧本中是有第五个仿生人存在的,但在最后选角时被排除在外了。那么四名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Site and Sound的一位读者指出这个失误其实是有意安排的。他说,布莱恩特说只有四名仿生人的台词是事后配的音。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那个台词的语速确实相对要慢!)我们能够通过这个“失踪的仿生人”所隐含的谜底,意识到潜伏在其中的暗示。当瑞秋问,你是否接受过那个测试时,假装睡着了的人,就是戴克。
另一个大失误是瑞秋的照片。和妈妈一起拍照的那个女孩,是被移植到瑞秋记忆中的,那个女孩并不是瑞秋,这一点更加让人感到悲伤。但是从戴克的视角来看,那并非伪造的过去。这张照片的特写镜头在最后出现,画面突然变得明亮起来,照片中的人物和树影一起婆娑摇曳着。这0.5秒的荒唐失误,是否能看成是导演对戴克和瑞秋之间关系的一种认同呢?还有一些人主张,电影中仿生人的眼睛,时而会闪耀红色的光芒,戴克在自己家和瑞秋一起聊天时,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她来过之后,戴克坐在钢琴前陷入沉思。这时,摊在他面前的无数张照片令他感到不安。他似乎陷入了焦虑,急于确认自己的过去。还有那个独角兽的梦,这种永生不灭的动物是否是移植到戴克脑中的记忆呢?我们没有证据可以否定这一点。短暂的寿命所拥有的夙愿让人感到难过!罗伊一伙人居住的公寓外墙上闪耀着“YUKON”字样的霓虹牌匾,这跟独角兽的发音非常相似。戴克梦中的独角兽影像与他用铝箔制作的仿真独角兽得以连接。盖普掉落这个玩具,承认自己帮助瑞秋逃走的事实,同时提供了揭露戴克真面目的线索。(原来剧本中写的是在男女逃走的场景里加上盖普拼命追击的场面。最后,瑞秋表示想死在戴克的手中。当然,戴克成全了她。)“谁能不死?”这句台词反复以回忆的形式出现,瑞秋和戴克的认同感彻底定格,就像在最后的决斗中,罗伊和戴克的手均受伤了一样。
其实在菲利普·迪克的原作小说中,泰勒和盖普都是仿生人。迪克的主人公们(《全面回忆》),以及正在筹备搬上银幕的《变种DNA2》《强植入侵》等中的人物)总是在意识到自己其实是隐藏的打手时感到绝望。既然小说的原名是《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那么电影名字是否也应该改成《仿生人会梦见独角兽吗?》呢?
2000年,雷德利·斯科特导演表示他觉得戴克也应该是仿生人。但是哈里森·福特说,在拍片时,导演曾告诉他戴克是人类。
(1) 一种古怪的疾病,会加速人衰老。此症是《银翼杀手》中杜撰的一种疾病,类似现实中的“早衰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