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藝術廢柴,年糕上幼兒園之後最讓我頭痛的事,就是要麵對各種各樣的手工作業。而且,年糕在這一點上百分百地繼承了我的基因。所以,每次幼兒園留了美術作業,我總要滿世界求助外援。
頭痛歸頭痛,一開始我也沒太把這事放在心上:一來畢竟是自己親生的,隨我也正常;再者我也沒指望培養出一個十項全能的天才小孩,有些短板也能接受。
等到年糕上了中班,動手能力差的缺點就越發暴露出來了,就連一些簡單的描紅練習,都成了極大的困難。年糕越寫不好越著急,越著急就越寫不好,這讓全家人都跟著上了火。
但是沒想到,這個問題後來居然被我歪打正著地解決了。
電子遊戲帶來的啟發
那段時間公司要開發一個數學遊戲的新項目,年糕理所當然地成了首批體驗誌願者。這些遊戲操作並不複雜,大多是場景化地還原生活,讓孩子在分類、歸納和比較中理解數學概念,比如把幾個果子穿成糖葫蘆,把不同顏色的小車停到相應的停車場,還有加入了數學概念的消消樂之類的遊戲。
年糕之前很少玩手機,所以像選中一個圖案、戳到一個果子這樣的操作,對他來說就比較難,經常闖一關都要笨手笨腳地折騰半天。每天我給年糕安排了十分鍾的遊戲時間,這樣玩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的描紅突然有了很大進步——握筆更有力,運筆也更平穩了。
後來看了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我才發現科學家們對這件事早就有了研究——觸摸屏很可能會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
紀錄片中的實驗室有兩組孩子,A組從來沒有接觸過電子產品,B組則有過接觸。實驗結果顯示,B組的孩子可以輕鬆地在紙上畫出一條條直線,而A組的孩子隻能畫出歪歪扭扭的細碎線條。在搭積木的測試中,A組的孩子平均能搭五塊左右的積木,B組的孩子則普遍搭得更高,有的甚至能搭到九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