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中有一个之前自己创业的同学,她跟我请教了一个问题。她感觉认识的很多人都把个人品牌做起来了,而且赚了不少钱,但她自己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内在的方向而停滞不前,真的很痛苦,问我:普通人怎么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我就问她:关于个人品牌,目前面临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够开始呢?
她列出了普通人创立个人品牌面临的困难,主要有3点:
1.如何找到定位,给他人创造价值?
2.如何持续地输出?
3.如何在看不到“钱途”的情况下坚持,直到变现?
●●
我认真地看了看她列的这3个问题,我发现普通人想要打造个人品牌,比那些在行业里已经积累了5—10年的人去打造个人品牌更难,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那些告诉你一夜之间就可以打造个人品牌的人,大概率是为了坑你的钱。但其实也有好消息,就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个普通人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展现自己的方式。
做个人品牌,10年前我们用得最多的词叫“投稿”。它意味着,决定你的文章能否被大量的读者看到的权力掌握在主编手里。但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太多的平台和机会让你被别人看到。
你写不了文章,你可以写朋友圈;你不想写朋友圈,你可以拍短视频。
●●●
如何找定位,提供价值?是不是只有出了一本书或者成为行业大佬,才能打造个人品牌呢?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一件最简单的事,就是把日常工作当中碰到的问题如实地记录下来,包括是如何解决的,这就是找定位的过程。
公式:碰到的问题+理论知识点+3个你实践过的小技巧
你碰到的问题,对于刚入行的新手,他也会在职场上碰到。
日本有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最早是麦肯锡的咨询顾问,被《金融时报》评为日本唯一成功的管理大师,在日本的管理界有“日本战略之父”的美名。他写过数本畅销书,至今仍然笔耕不辍。
大前研一刚入门咨询行业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连很多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所以,他做了大量的笔记,最终他把这些笔记整理成了一本书叫《战略家的思想》,结果一下子就出名了。后来他成了麦肯锡总公司的董事兼日本分公司的总经理。
在刚入行一个新领域的时候,90%的人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把它记录下来,更不会写成一本书。这就是有个人品牌的人和没有个人品牌的人在行为上的本质区别。
●●●●
如何持续输出?
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输出——把你的所思所想输出给别人,然后用你的观念去影响其他人。
很多人一听到要写文章、要输出就开始犯怵,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哪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
其实生活当中可写的选题很多。
1.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碰到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发朋友圈?
2.客户跟你的抱怨。
比如:说话没条理怎么办?
3.可以分享你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比如:电影《西虹市首富》上映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西虹市首富:你和金钱关系有5个层次,你在哪一层?》,阅读量达到了几百万次。
4.对自己的成长进行阶段性的回顾。
比如:你辞职了,可以写一篇文章总结这段职业生涯。我当时写过一篇很火的文章叫《离开腾讯一个月,我照样可以赚10万》。
持续输出还要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自己的心态:60分开始,关键是不要放弃。
说实话,我的文章一开始写得那叫一个烂啊,最早给媒体投稿的时候,只写了500字就把想要写的话给写完了。我公众号早期的一批读者经常会反馈说:“看你的文章刚找到一点感觉就没有然后了。”
我后来慢慢地才把一篇文章的字数从500变成了1000,从1000字写成了3000字。
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不止一个大V跟我说过:“贺嘉,你其实更擅长做活动,不擅长写文章,你要不还是别写文章了。”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没有放弃。不放弃的原因也很简单,只要我持续写持续改进,我的文章一定会越写越好。如果听从他们的建议,放弃了,我就永远这么烂了。
现在,我的全网粉丝量破了100万,而且我还出版了一本书叫《表达力》。
●●●●●
个人品牌如何变现?
有不少人做个人品牌的目的是短期快速变现,最好能够日入过万元,或者月入10万元。但我的观点是,这种想短期变现的心态是有问题的,会让你走上更急功近利的道路,甚至你很有可能会被一些非法集资和诈骗带沟里去,给别人当了“韭菜”。
做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创造价值的过程。
说一个我自己的真实故事吧。当时在珠海,我开了个公众号写“有意思的珠海人”。有一次,我采访了当时的金山副总裁陈飞舟。那篇文章被很多金山的同事和前金山员工转发,阅读量有6000多次。
当时还有一个导演找到我说:“贺嘉,有机会我们合作一把。”后来他给我介绍了一个写剧本的活儿,让我赚到了1万块钱。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从来没想过,我有一天还可以靠写剧本赚到1万块钱。当时还有一个创业者拿了IDG资本的A轮投资,因为这篇文章认识了我,在我从银行离职以后,给了我一个市场总监的工作邀请。
这里真的非常感谢陈飞舟老师,因为他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这件事也给我后续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在我看来,要想做个人品牌带来收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因为你写的文章,你身边的人对你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个时候个人品牌带来的收入低于一个月1万块钱。他们可能会给你推荐一些职业上的机会,或者说有一些工作上的项目找你合作。
第二个阶段:当你的关注者多了之后,你有机会接广告或是参与一些创业项目。这个阶段的个人品牌收入在3万—5万元。
第三个阶段:通过为企业服务或者做咨询培训进一步变现。你可能会开始招募一个助理,这个时候你的个人品牌的收入会达到10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上。
第四个阶段:团队化运作你的个人品牌,你的收入才有可能达到单月100万元以上。
很多人连持续输出都没有做到,就想要一个月赚三五万元,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在做个人品牌变现这件事上,我经常见到的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算一算觉得自己不可能赚到钱,就放弃了。
其实,我们要关注的不只是未来,更重要的是当下。因为不关注当下的人,根本就没有未来。
(1) 指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英文首字母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