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力

引流来的客户如何二次积累信任?

字体:16+-

通过社群或者写文章引流来的客户能直接做成交吗?大概率是不行的。因为客户跟你的信任还没有到位,这个时候就需要二次构建信任。

二次构建信任的过程:提供价值—植入产品—情感链接—发售。

第一个环节:提供价值

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先提供给客户1—2个干货,能帮他们真正解决问题,让他们相信你可以解决问题,他们才会愿意继续跟你去学习。另一方面,你又不能一次性把客户的所有问题都给免费解决掉,否则客户只会说一句“我的问题都解决了,谢谢你”,就不会跟你产生真正的成交。

当然在提供价值这个环节,也有几个经常会踩的坑。

1.过度服务,给客户的太多了。

客户获得感过强,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导致客户后续没有购买的意愿。

2.干货不够,无法构建信任。

我见过一些传统的老师,他们刚开始做线上的时候,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干货写在自己的自媒体文章里。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自己收几万块钱讲课才会分享的内容,所以不愿意免费讲。客户一点获得感都没有,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形成二次购买。

第二个环节:植入产品

在客户的二次信任积累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产品的植入。

为什么需要植入产品呢?因为当客户进入购买环节时,如果前面没有任何的产品植入,客户就会觉得很突兀:我来是听干货的,怎么突然就听到广告了呢?

在我看来,产品植入比较好的方式有两种:第一,就是在分享干货时举一个你的付费产品的客户的例子;第二,就是画一个客户的成长路径图,明确地告诉客户,什么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我曾经分享过我的一个私教学员林艺恒的故事。他之前一直存在一个卡点,就是不好意思谈钱。后来,他花了3万块钱报名我的私教服务,我通过一对一的指导,给他提供了一套高单价成交SOP,而且帮他提升了他的成交能力,还给他引流,最后帮他在一个月之内就实现了8万块钱的收入。

在我分享完这个故事之后,马上又成交了一个私教学员,这就是客户故事的力量。

第三个环节:情感链接

在构建信任的过程中,光是帮客户解决问题还不够,因为帮客户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是偏理性的,只能证明你有帮客户继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还需要和客户建立情感链接。

什么叫作情感链接呢?就是你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客户。第一,让客户知道你懂得他。第二,让客户知道你是发自内心地关心他,而不只是想赚他的钱。

但是,你是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客户,对方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为什么很多传统的房产中介或汽车销售员招人厌恶,核心原因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客户的利益之上,纯粹想让客户尽快下单,根本没有考虑客户的利益。

情感链接是一个感性的过程,要做好成交少不了感性的驱动,因为下单就是一个情绪变化的过程,不只是理性的。

第四个环节:发售

发售环节有3个关键点:一是介绍产品;二是给客户一个马上下单的理由;三是制造一个特别火爆的销售氛围。

介绍产品时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句式:这个产品在××场景之下解决了什么问题。

比如,我们的“批量成交研习社”教的是如何把你线下的生意搬到线上,并且比原来多赚30%。“贺嘉演讲私房课”教的是你如何通过掌握12个思维模型,做一场至少百人规模的演讲。

马上下单,可以通过两个策略实现:一个是限时特价,另一个是限时买赠。比如,正常的价格是6800元,今天晚上购买就是5000元。对于前10位购买的客户,可以送他们一个价值500元的按摩仪。如果客户买晚了就没有这个赠品了。

最后,制造火爆的氛围,可以通过预售来实现。

比如,现在很火的直播卖货。就我的了解,主播之所以能够一个晚上卖出几千上万元的营业额,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群里已经做了预售,在直播的那几个小时里,有从平台导来的流量形成的成交,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前在社群里预售的客户在那段时间里集中下单。这些预售下单的客户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火爆的购买氛围,从而给其他人一种“我也想买”的情绪冲击。

小结

引流来的客户从咨询到成交,是有一定周期的。

再给你分享一个价值3000元的行业内幕:在线教育领域,成交周期一般是1个月;互联网保险领域,成交周期一般是6个月。

引流不是目的,积累客户的信任,形成二次成交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