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非常單純,不帶任何長遠目的,也沒有任何功利色彩。他們既不會為了將來能上個好學校認真學習,也不會因為體諒父母“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而努力刻苦。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很簡單:好玩。那麽,就一定要在“好玩”上下足功夫。
在關於學習的中國曆史故事中,有很多“頭懸梁,錐刺股”這樣的事跡,也出現了不少像“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的名言,似乎“苦讀”成了學習的必經之路。於是,不少家長認為:要學好英語,就得勤奮,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孩子要吃苦,陪學的家長也要吃苦。而且家長吃這樣的“苦”往往吃得津津有味、心甘情願。而如果有誰提出來要讓孩子“快樂學習”,就是在不負責任地投機取巧。
英語學習真的非“苦”不可嗎?找不到快樂一點的方法嗎?
女兒學英語的過程讓我逐漸改變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現在有家長問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她):對小學生而言,我堅決反對刻苦學習,而應熱情擁抱快樂學習。因為,如果英語真的要刻苦才能學好,那就等於讓大多數孩子自動放棄了英語。孩子的選擇非常簡單,好玩、有趣的東西他們就願意學。
那麽,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學習,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永久探索的課題。
先來看看林克的例子。
林克三年級時,對英語反感、厭惡透頂,為此,我動過不少心思。很多家長都嚐試過用看電視、玩遊戲、買禮物等作為“激勵”孩子學習的手段,我也曾經這樣做過,但效果很不理想。
比如,我用看電視作為誘餌,結果林克學英語時,我明顯感覺到她心浮氣躁,學習的時候心思早就飛到電視上去了。而且,每天到那個時候,不管作業有沒有寫完,她就惦記著看電視。這時候,如果我批評她,她就幹脆說:“我寧可不看電視,也不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