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生命重建課

第八章 醫治受傷的童年

字體:16+-

應該怎樣教育孩子?這應該是當前社會最關注的問題了。在這個問題上,個體心理學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目的都在於培養個體的個性、引導其健康發展。正因如此,心理科學為良好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從廣義上講,我們不妨把所有教育都看成是專注生活藝術的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先從基礎談起。教育最普遍的原則是必須與個體日後的生活目標相一致,這就意味著,教育必須與民族理想相一致。如果兒童教育不能著眼於民族理想,那麽,他們在長大以後可能會遇到種種困難,可能難以融入社會。

誠然,民族理想是會發生變化的。這種變化可能來得很突然,比如,革命帶來的急變;這種變化也可能來得很緩慢,即由量變到質變。無論如何,這都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必須胸懷遠大的理想。這是一種永恒的理想,能讓個體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及時適應新的環境。

學校與社會理想之間的關係依賴於學校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政府憑借自身的實力使民族理想在學校教育中得以體現。目前,政府還無法介入父母之中或者家庭之中,但是為了維護其自身利益,往往對學校教育實施監督。

從曆史上看,不同時期的教育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理想。歐洲的學校起初是為貴族家庭設立的,它強調的是貴族精神,隻有貴族子女才能在那裏接受教育。後來,教會接管了學校,貴族學校變成了宗教學校,所有教師均由牧師來擔任。再後來,全民對知識的需求不斷增長,學校裏出現了更多的科目,也需要更多的教師,而這一需求教會實難滿足,於是,許許多多的非神職人員開始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

直到近代以前,教師大都是兼職的。除了授課以外,他們還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如製鞋、裁縫等。顯然,他們的教育模式就是棍棒式教育。在這樣的學校裏,兒童的心理問題很難得到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