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唐朝有兩大詩人,那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毫無爭議。若說唐朝有三大詩人,這第三位該填一個誰呢?這就有爭議了。如果是在古代,更多的人可能會填一個王維。王維號稱“詩佛”,最擅長寫山水田園詩,蘇東坡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唐詩的審美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通行的《唐詩三百首》就是這個意見,它選出的詩篇一共311首,其中,杜甫38首,李白27首,王維倒有29首。這就是很多古人心目中的唐詩前三甲。
但是,如果是在近代之後,還說唐詩三大家,可能更多的人會填一個白居易。白居易號稱“詩王”,又稱“詩魔”。他主張寫詩不是為了審美,而是為了國家,為了老百姓。所以,他在詩壇發起了著名的“新樂府運動”,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為什麽叫新樂府呢?因為樂府是漢朝的一個音樂機構,漢朝設立樂府,就是要采集老百姓的歌聲,讓皇帝聽到來自民間的聲音。有這樣的文化傳統做基礎,新樂府主張,文人創作的詩歌也要反映民間疾苦,也要對當時的政治有所幫助。比如,大家熟知的《賣炭翁》,不就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嗎?因為重視詩歌的社會作用,所以白居易還特別提倡寫詩要通俗易懂。傳說他每寫一首詩,都要念給鄰居的老太太聽,老太太都能懂了,他才滿意,這就是成語“老嫗(yù)能解”的來曆。
白居易重視老百姓,而近代以來,人民的地位越來越高,所以,近代以後再說唐詩三大家,很多人就認為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了。這種評價標準的變化,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曆史變遷。
不過,白居易也不是隻寫新樂府和政治諷喻詩,他信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旦在政治上失意了,他馬上就退到日常生活中去,退到心靈修養中去,寫了好多怡情養性的閑適詩。事實上,雖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很有閑適的感覺,但是,隻有到了白居易,閑適詩才真正成了一個詩歌流派,對後來的中國文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今天要看的這首《問劉十九》就是一首經典的閑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