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壇,有大李杜、小李杜的說法。大李杜是說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則是指李商隱和杜牧。雖說杜牧跟杜甫都姓杜,但是他的為人也罷,寫詩的風格也罷,倒是更像李白一些,特別雄姿英發。隻不過李白的雄姿英發裏帶著更多的仙氣,有點兒不食人間煙火;而杜牧的雄姿英發,就有更多的現實關照。之所以如此,和杜牧的出身有很大關係。
杜牧出身名門望族京兆杜氏。這個家族從西漢時期就人才輩出。唐朝貞觀年間的賢相杜如晦(huì)是杜牧的遠祖,杜牧的爺爺杜佑也官至宰相,是唐朝中期難得的政治家。出身這樣的家族,杜牧從小就有一種政治世家獨特的敏銳,他本人也懂政治、知兵法。
怎麽叫懂政治?我們中學課本裏選了杜牧的名篇《阿房宮賦》:“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暴秦滅亡的根源。當年,這篇文章轟動一時,老詩人吳武陵甚至拿著它去找那一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給杜牧要了一個進士科第五名。這也是唐朝科舉考試的一段佳話。
再說軍事才能。杜牧精研兵法,寫過十三篇《孫子》注解,還給當朝宰相上過“平虜(lǔ)策”,文人知兵,也算千古美談。
我為什麽講這些呢?因為這些素質直接影響了杜牧的詩風。杜牧關心政治,卻又身處晚唐,積弊難返,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他喜歡寫懷古詩,借古諷今,這就讓他的詩在雄姿英發的基礎上又有一種深沉的感慨。這首《泊秦淮》就是典範。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