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曆史學古詩

三國兩晉南北朝

字體:16+-

《觀滄海》

曹操的《觀滄海》是我們這本書中所選的第二首皇帝所作的詩歌,第一首是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隻不過劉邦是實任的皇帝,而曹操是追認的皇帝。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pī)篡(cuàn)漢,建立魏國,追封他為魏武帝。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曹操和劉邦的緣分來了,劉邦是大漢四百餘年基業的開創人,曹操基本上算是漢王朝的終結者。兩個人性格也有一比,劉邦是個有點兒流氓氣的皇帝,而曹操呢,我們從小看《三國演義》,都知道漢末名士許劭(shào)對曹操的那句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見二人的性格也有相似性。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所以重點表現曹操的奸詐,寫了好多他幹的壞事。但是,我們評價曆史人物,不能完全被小說牽著鼻子走。事實上,曹操不僅有“奸”的一麵,更有“雄”的一麵。雄在哪裏呢?除了統一中原,為魏國開基之外,曹操還是個文化英雄。

曹操是古代所有帝王之中寫詩水平最高的。他不光自己寫詩好,還帶出了兩個好兒子——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合稱“三曹”。後世隻有北宋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可以相媲美。這還不夠,曹操還把當時一批最了不起的文人都團結在自己身邊,共同創造出一種既雄壯又爽朗的寫作風格。因為當時還是漢獻帝時代,年號“建安”,所以,後世就把這種慷慨雄壯的風格稱為“建安風骨”。從此之後,有沒有風骨,也就成了我們評價文學作品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曹操既是一代政治家,又是一代文宗,這在中國曆史上可不多見。

說完作者,再說詩題。這首詩,我們現在一般叫它《觀滄海》,但事實上,把標題說全了,應該是《步出夏門行·觀滄海》,也是一篇樂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