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譜

第二十章 止與行

字體:16+-

知青小項住的五保戶,是村裏郭七奶奶家,早先郭七奶奶的丈夫柴滿囤是練家子,柴家營人,跟著鎮上鏢局出去保鏢一去不回,不知道是死在外麵,還是被外麵女人絆住了腳,總之沒有回來。柴家營早年有位柴老勤,大名柴勤國,俗稱柴老勤,尊稱老勤爺。他是鹹豐至光緒年間,武林中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是搏腿功、翻子拳的一代宗師。身後培養了一批又一片遠近聞名的武林豪傑。老勤爺還有一招,即練功的拿手戲:在牆上橫著楔兩個橛子,他能在這兩個橛子上坐一天一宿,不搖不晃,乃至呼呼大睡。你若想靠近,則一腳飛你個倒仰。如此功夫,外行聞聽,無不色變。

後來有喜歡鉤沉考證的人搜集民間傳說,形成如下文字賣給各武館:關於搏腿的名稱——搏腿是九番禦步鴛鴦勾掛連環懸空搏腿的簡稱,又名九番鴛鴦腳、九枝子、趟子腿。搏腿的套、路稱為“趟子”,一個套路稱為一趟,練習搏腿稱“踢趟子”。“九番踢”指搏腿套路分為“文”、“武”各九趟,其腿法一腿變多腿,變化出九九八十一腿法,其手法一手變多手,手法與腿法結合可變化出多種攻防招法。此外,據古代陰陽的說法,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陽數中最大者,稱為“極陽數”。所以搏腿以“九”取名。“鴛鴦”取其陰陽相濟之意,用陰陽這一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來解釋各法各勢之間相輔相成、相克相生、剛柔相濟、內外協調、對立統一的關係。就有跳噠過武功又懂點文字的人不同意這種說辭,隨口便貶,誰知消息一經傳出就惹了麻煩,很多素不相識的人找上門來,要真刀真槍來一回,不見血不收兵。嚇得這位桃之夭夭。

喜歡鉤沉考證者,還探詢出搏腿功的源流,以文字記錄下來:“鴛鴦腳”本是搏腿功中一個動作名稱,以其動作形如鴛鴦而得名。這個動作做出之前劈出的手掌就象鴛鴦鳥頭上的羽冠,後起之腳好似鴛鴦鳥上翹的尾巴,成為搏腿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典型動作,所以鴛鴦腳又成為搏腿功的別名。成書於元末明初的《水滸傳》第二十九回,便生動細致地描寫了武鬆使用“玉環步,鴛鴦腳”虎虎生風的招數醉打蔣門神的情節,不但其動作名稱與搏腿功中的“玉環步”“鴛鴦腳”相同,而且其技擊動作過程也與搏腿功中的“玉環步,鴛鴦腳’一模一樣。此外,《水滸傳》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中還描寫了魯智深以腳“點翻”鄧龍的情節。“點”是搏腿功腿法中的獨特用語,意指以足尖攻擊對方。書中描述和民間流傳的動作完全一致,可見《水滸傳》作者生活的哈個時期,搏腿功已在流行,它的曆史可溯源到元末明初。包括有文武各九趟、內含八十一種腿法的“搏腿拳術”的正式形成,則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即清道光時期,距時下一百五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