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皆不及門:被遺忘的老師

字體:16+-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這句話很有名,是孔子在晚年所發出的感慨。

在解釋這句話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絕糧於陳蔡”這個典故。孔子遊曆於陳國、蔡國的時候,遇上戰亂,跟著他一塊兒遊曆的學生都餓得起不來身了,孔子這時候還在彈琴。子路問孔子:“君子也這麽窮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窮途末路時,尚能堅守節操;小人遇到困難時,可能就會胡作非為了。

孔子和學生一路上受了太多的苦,而人們在共同經曆磨難後,感情通常會很深。

我們與自己的老師,往往是非常順利地度過了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春節回老家,能專程去看望老師的人,就算很尊師重道了。很多人都做不到,我自己也很難做到。但如果老師和學生共同經曆過苦難,一塊兒從戰火中走出來,互相幫扶,出生入死,所有人都在為一個共同的理想奮鬥,甚至可能有同伴不幸喪失了生命……這一段歲月就刻骨銘心了。

“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很有可能是孔子在他去世前兩三年說的。他說:“當年跟隨我在陳國、蔡國經曆過苦難的那些人,現在都已經不來看我了。”

孔子到了晚年,年近七十歲的時候,他的很多學生正好到了四五十歲,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當年跟在孔子身邊的,據說是顏回、子路、子貢、宰予、子張等人,他們很能幹,在經過了孔子的教育之後,都在生活中找到了可以施展才華的舞台,大家如今都變得很忙。

這就是悲哀之處。師生之間的關係是需要維係的,尤其當老師年邁之時,很需要學生的關懷。在老師最需要關懷的時候,往往是學生最忙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事業,兼顧家國使命。哪怕曾經那麽忠心耿耿的學生,也逐漸忽視了與老師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