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在孔子麵前總是吃癟。每次子貢想要跟孔子表達一點點自己的小心得,總要被孔子鞭笞一下。我要是子貢,有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心理陰影。
這一次,子貢跟孔子說:“我不希望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情,我也不會加諸人。”這句話其實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認為自己今天終於達到了老師說的境界。
結果孔子給他潑了一瓢冷水,說:“端木賜,這事你做不到。”
那麽,能做到的人應該處於什麽境界?《思辨與立場》一書中講到批判性思維。所謂批判性思維,就是對自己要進行深深的反思。高級的思維方式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叫作思維的公平性,也就是說,人們在評論自己時的態度和評論別人時的應該是一致的,不要“雙標”。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雙標”這件事實在是難以避免。家人或者朋友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比如隨手將一個塑料袋丟到車外,你隻會提醒他注意點,輕描淡寫地批評他一下。但如果你看到前麵的車上,你不認識的人丟了一個塑料袋出來,你可能會非常生氣,覺得對方的人品差到極點,恨不得立刻曝光對方。
通過一件日常生活的小事就能夠看出來,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非常難的。所以孔子對子貢說:“這件事沒有那麽容易,這事你未必能夠做到。”
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自己受了委屈,別人安慰你的時候,你最煩別人說“想開點”“沒什麽大不了的”“不要緊”,但是當你去勸朋友時,一開口就是“想開點,沒有過不去的坎”。
這樣的話根本沒有什麽安慰的作用,但隻有我們作為當事人才能了解這一點,而當我們跟別人說的時候,很難體會到對方的真實感受。佛教中有一個很高的境界。菩薩發的大悲心,叫作同體大悲。同體大悲就是像在對方的身體裏一樣,能夠感受到別人所感受的深切悲痛,這時候才能夠真正成為菩薩去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