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論語:學而(精裝版)

見善如不及:努力做事才能發揮作用

字體:16+-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這一段話講的是孔子對於隱者的態度。當時除了孔子這樣努力幹活、努力追求人生理想的人,也有一群人隱居在鬧市之外。

“見善如不及”:見到了善的行為,就好像怕自己趕不上一樣,努力地去追尋,努力地去做事。

“見不善如探湯”:“探湯”就是把手伸到沸水裏,燙到了肯定要抽手。看到了不善的事,趕緊抽手,趕緊撤回來,趕緊回避。

“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我見過“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的人,也聽過這樣的言論。

接下來,孔子對比隱居於鬧市之外的人,比如小小的看門人、荷(上艸下條)丈人、渡口擺渡人等。

“隱居以求其誌”:為了保全誌向隱居起來。

“行義以達其道”:努力地做符合義理的事情,來貫徹自己的主張。

孔子說,他聽過這種人的言論,卻沒見過能做到的。

這裏邊隱含著孔子對於這些隱者的批評。隱者看起來是要做到“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的,但問題是孔子看到的隱士,就是在那兒隱居、旁觀。他有沒有求其誌?可能有,但世人並不知道。他有沒有行義以達其道?因為隱居起來,不去做事,人們就看不到他是否行義以達其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子希望每一個人對社會都要做出一份貢獻,困厄的時候你獨善其身,最起碼能夠求其誌,有地位和能力的時候要能夠為社會做點事。

“行義以達其道”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但在孔子看來,那些退避、隱居的人很難做到。孔子並沒有說這種人不存在,不是說“這種人就是吹牛”,他說的是他沒見過這樣的人。凡是孔子說“我沒見過這樣的人”,在我看來,是一種含有一絲幽默感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