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論語:學而(精裝版)

義之與比:凡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字體:16+-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適”在有的版本裏讀作“敵”。我們遵循古代的讀音,念“敵”是可以的。

“無適也”,沒有什麽是一定可以的;“無莫也”,也沒有什麽是一定不可以的;“義之與比”,是指要看它是否符合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對天下發生的很多事,如政策變動、戰爭等,在進行評判時,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一切都要取決於事情本身是否符合義。

人們遇事,有時候會簡單地劃分自己的陣營,形成“部落效應”。《不妥協的談判》這本書對“部落效應”進行了闡釋,認為人與人之間大量的爭執都來自你認為自己屬於哪個部落,你要堅決捍衛自己所在部落的權利,要誓死堅守自己所在部落的立場,哪怕這個立場並不合理,你也不會退讓。

當一個人選擇了某個部落,一定要捍衛這個部落的權利時,就一定會用固有的立場和原則去評判是非對錯。

但是孔子說,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判斷一件事是對是錯,要取決於它是否符合義。符合義,在當下就是對的;不符合義,在當下就是錯的。

孔子判斷是非,是從義的角度,從大是大非的角度,而不是隻考慮某一個利益集團的需求。比如在當時,不論是與“三桓”為伍,還是站在魯公的陣營,或者是站在老百姓一邊,隻要一站隊,就一定會產生部落效應,會出現絕對的對和錯。但假如判斷對錯的核心是義,那麽很多事就可以重新討論、重新評估。

正因為如此,孔子認為很多事不是一定可以的,也不是一定不可以的。孔子用這樣的原則來麵對天下事,比如君王的更替、國家的政策。

這句話對孟子有很大的影響。有人曾經問孟子:“武王伐紂難道不是反叛嗎?”孟子回答:“我隻聽說是誅了一獨夫。”在孟子看來,武王伐紂不是叛亂,而是殺了一個殘暴無道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