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一段與前麵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呼應起來了。
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當我們遇到了比自己好的人時,他是老師;當遇到了不如自己的人時,他就是借鑒。
有一個詞叫“師資力量”,“師資”兩個字就源於此。善人者是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也可以為教育提供資源,作為反麵教材,讓我們“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好仁者”,就是“見賢思齊焉”;“惡不仁者”,就是“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可以將這兩段話統一起來理解。
如果要用現代的書籍來理解孔子的邏輯,我推薦《他人的力量》。這本書闡述了人際關係對一個人的影響,我們周圍的所有人,包括朋友、親人、戀人、同事等,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我們,幫助我們進行內省。
有一些人的價值觀是反過來的。要麽是“見賢不思齊”,看到別人表現得好,心中想的不是怎樣變得與對方一樣好,而是“他怎麽還不出事”;要麽是“見賢挑剔”,總能首先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認為他雖然在有的事情上表現不錯,但很多事情還是沒有做到位的。
還有一種“見不賢”,就是看到一件糟糕的事,立即做“鍵盤俠”,在網上不斷地罵人,釋放暴戾之氣,把自己全部的力量用在了外在,隻想著如何去規範和約束別人。孔子的核心是反求諸己,他做所有的事情,都著力於內在,思考自己到底能夠做些什麽,到底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無論是“見賢思齊”,還是“見不賢而內自省”,都是問自己:“我能不能向他學習做得更好?”“我能不能夠從他身上吸取教訓,不重蹈覆轍?”這都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論語》中還有一句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跟這一節也是呼應的。我們學習,到底是為了提高自己,還是為了給別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