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約”可以理解為約束、謹慎,或者簡約、節約,這兩種理解都被采納過。一個人過分地約束自己,或者過分節儉,都可能會犯錯,這叫作“以約失之”。
要想理解“以約失之”,不妨延伸一下,除了“以約失之”外,還存在很多“以……失之”。與之相對的是“以奢失之”“以**失之”。如果一個人過分奢侈、過分放縱、過分馬虎,也都會犯錯。
“以奢失之”的人多,還是“以約失之”的人多?很明顯,“以奢失之”的人要比“以約失之”的人多。
孔子的這句話並不是說“約”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孔子自己就不喜歡太過拘謹,他喜歡舒服、愜意,喜歡合乎中道。但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真的謹慎、節儉,約束自己,他犯錯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這種人也許依然會犯錯,但他犯錯的可能性要比**的人、奢侈的人、縱容自己的人小得多。
孔子當然希望最終的目標是達到舒服、合適的狀態,不放縱自己,也不需要過分地約束自己。所以,這句話描述的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境界,而是退而求其次,認為與那些對自己要求不嚴的人相比,謹慎之人要更好。以上是我采用的解釋。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我認為不太站得住腳。孔子說,君子一定是能夠說到做到的,很少能夠失約。這不像孔子的做派,孔子一般不會下這樣的結論,連孔子自己都會失約,有時會說話不算話,因為他覺得“義”更重要。在孔子看來,守信並非做人的最高境界,一件事合不合乎道義,是在信守承諾之上的。合乎道義就該做,不合乎道義,就不要教條化地講信用。比如你跟一個壞人講信用,就是不合乎道義的。這是孔子的原則。
孔子隻是提倡人應該對自己有一些約束。你可能還達不到中庸之道,還無法找到最舒服、最合適的狀態,但在這之前,你可以先嚐試著對自己有一些約束,這至少比放縱自己要好。以約失之者,畢竟是少數,給自己定一些規矩,不會有什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