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诚信君子司马光》《司马光》
古诗文
司马光好学(节选)
宋·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解读
◆大意
司马光年幼时,总担心自己背记学问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一起学习,其他兄弟只要背诵下来,就去玩耍或休息了;只有司马光独自放下帷幕继续苦读,等到能加倍熟练地背诵才停止。司马光读书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熟背的知识,就能终身不忘。
◆解说
这段古文告诉我们:司马光能成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因为他从小就具备好学、坚毅、要强的性格。我们一般都会觉得:老师让背的东西能背下来不就行了吗?但这样背诵的效果往往是短时的,不久就忘了。而司马光要求自己必须反复背诵,直到滚瓜烂熟,所以他对背诵过的内容能终身不忘。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取得长久的效果。
现代文
诚信君子司马光
在司马光五六岁时,有一次,他想吃青胡桃,却不会剥皮。有一个婢女帮他用热水将胡桃的皮成功烫掉了。司马光的姐姐好奇地问他是谁剥的皮,小司马光好面子,说是自己想办法剥的。没想到此事被他父亲听到了,他立即严厉训斥司马光:“小孩子怎能说谎骗人呢?”从此,司马光再也不敢说谎,到成年后,他还把此事写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感叹道:此事让他刻骨铭心,从此他终生不敢谩语。
司马光晚年时,生活拮据,家中正有一匹良马,性情温顺、毛色鲜亮,为补贴家用,司马光只得忍痛割爱,让老仆牵到集市上卖掉。临去前,司马光特意嘱咐老仆:“咱家这匹马平时倒好,但到了夏天容易生肺病,你一定要提前告诉买马的人。”老仆笑道:“哪有说自家瓜苦的?别人从外表又看不出来,若提前说了,怎能卖得好价钱?”司马光正色道:“卖马事小,诚信事大,岂能因贪利而损名?”后来,老仆照实卖马,集市上的人都赞扬司马光为人诚实。
司马光自我评价:“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就像他的字“君实”一样,他光明磊落、坦坦****,无论是为官、治学还是处世,始终秉持诚信之道。
解读
这篇文章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司马光幼年因为说谎受到教育的事,另一个是司马光晚年诚信卖马受到赞誉的事。幼年的故事是司马光成为一位“诚信君子”的原因,晚年的故事是司马光一直保持诚信的表现。我们小时候都会像司马光幼年那样,因犯一些错误而被师长批评,但我们能像他那样,从此彻底改正错误,而且坚持一生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吗?
连读
这一节的内容都是关于北宋名人司马光的,而且都讲到了他小时候的事情,而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司马光不同的品质:
课文《司马光》说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体现的是幼年的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品质。
古文《司马光好学》体现的是他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的品质。
现代文《诚信君子司马光》体现了他知错能改、诚信坦**的品质。
连读这三篇作品,我们可以用心感受:古今作者是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要评价一个人,只是说他有这样的优点、那样的缺点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比如,你要赞美一位同学乐于助人,就要讲出他做了什么帮助他人的事情。
另外,我们要去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写法的不同,课文《司马光》只有三十个字,却写出了一个惊险曲折的故事,还表现出了主人公司马光的品质;古文《司马光好学》也是这样,比如文中“游息矣”这三个字,用现代的话讲出来,就是“就去游玩或休息了”,变成了八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概括性非常强。
幼年的司马光身上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非常令人敬佩,除了这些,成年之后的司马光还表现出了刚正、简朴、守礼等许多美德。中国古代把人格高尚、道德品行优秀的人称作“君子”,读书人把“君子”作为榜样和自己追求的目标,司马光就称得上是一位“君子”中的楷模。
点读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被视作读书人的典范。但人无完人,司马光虽然有如此多的美德,但是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他的所作所为也体现出了他固执、保守的缺点。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该书以时间为序,串联起历史事件,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涵盖16朝共长达1362年的历史。
◆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司马光在说自己编写《资治通鉴》的历程时,用“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这句话来形容,意思是白天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到了晚上接着做。据说,他日日工作到深夜,凌晨又伏案提笔,他担心自己太过困倦睡过了头,便叫人做了一个光滑的圆木枕,睡在上面,只要一翻身,头便落枕,随即便会被惊醒,这时他就起身继续伏案工作,这个枕头因此被叫作“警枕”。
读后练
翻译一小段古文。下边这段文言文《猫捕鱼》很容易读懂,你来试试,有不懂的字可以查查字典,或者问问家长。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它翻译成一段现代文,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原文:
缸中有鱼,猫伏缸上,欲捕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我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