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镜师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方相氏

字体:16+-

洛水,俯瞰之下,朦胧的浓雾之中人影呼号奔逃。

安静的洛水河面上,黑色的夜叉恶鬼随风在人群中乱蹿,一旦被这夜叉恶鬼附身者,立时会狂性大发,见有活物便会扑上去撕咬,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原本热闹的洛阳城街坊之间已是鲜血满地,这发狂之人的撕咬虽不如刀砍枪朔,不过一旦被咬住关键部位,如同脖颈脸面处,亦能叫人立时毙命。

一时之间,满地都是受伤的妇孺,戍卫虽拼死抵抗,但却寡不敌众,那些被夜叉恶鬼附身的人,浑身肌肉骨骼暴长,哪怕是平素体弱多病之人,一旦被这恶鬼附住,也会立即变得凶煞勇猛。

另外,犹豫雾气来的太过突然,又浓的半分都化不开,京都戍卫竟都找不到屯营的方向,一时兵不识将,指挥系统崩于一旦,另外没有圣人以及上级的命令,除了自卫,谁也不敢主动去攻击洛阳城的百姓,故此不少戍卫见形势不好,纷纷丢盔弃甲,躲进了民宅之中。

守备的戍卫一溃散,城中百姓更是惊慌失措,没了命地朝坊内奔逃,踩踏死伤者竟然多过了被狂暴感染者攻击的人数。

上阳宫,观风殿内。

瀔水又上而下注入上阳宫的凝碧池中,远远望去,白色雾气与湖面上的黑色人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宫禁之中有不少的侍从卫备中了气精之毒,化身夜叉恶鬼,在宫中发狂地扑咬活人。

内卫阁领刘曲知悉此事后,大觉不妙,赶紧亲自往观风殿通知武后,随后内卫在观风殿周围布防,在内卫布防的同时,身着黑衣带着黑色面具的无禁不良人也早已爬上了大殿的屋顶。

此时无禁不良人悉数出动,皆腰挎无禁刀,背带短弓,尽皆半伏着身子,在大殿的屋顶上静候命令。

段秋几步蹿到了大殿屋顶的龙脊之上,借着高处朝下俯瞰,只见那些中了气精之毒的人失去了神志,如同僵尸一般地扑咬生人,望见此般情况,段秋心下一提,不需多想,段秋也能猜到,此事一定是乌有先生命人这么做的。

这些中了剧毒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分辨能力,只要是活动的东西,就会扑将上去,此时禁中的宫道上已经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具尸体了。

段秋深吸一口气,心中不禁更加动摇了,这就是乌有先生口口声声所谓的数吗?这分明是旁门左道,除却害人之外,还能做什么?按照乌有先生下达的命令,段秋应该趁乱将殿中的武后挟持住,随后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想到这里,段秋朝左右看了一眼,此时潜伏此处的无禁不良人一共有五十名左右,这是洛阳城中无禁不良人的总数了,每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手,这时围在观风殿内外的内卫约摸有百余名,内卫好手也是百里挑一的,只是他们不以暗杀为长。

此时只要段秋一声令下,无禁不良人就会立时冲将下去与内卫拼杀,无禁不良人从一开始就是杀人机器,从来不会问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倘若让这些无禁不良人跳将下去与他们一番拼杀,最后无禁不良人与内卫应该剩不了几个了。

只是内卫阁领刘曲,此人武功高强,段秋并无把握能在他手里将武后劫持下来。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段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他在等一个人,他要完成自己的最后一件事情。

段秋掏出了腰间皮革囊中的烟丸,烟丸打开至于屋顶就能发出黄色浓雾,这也是乌有先生提前交代好的,一旦得手,就释放烟雾,届时自有人会来接应。

宫禁之中,驱傩队伍自寅时起,由内侍伯一分为两队,一队从长乐门入宫,一队从明德门入宫,随后傩戏要唱遍宫中的每一道门,而此时风风火火的傩戏也停了下来。

按唐制,随行傩者共四十八人,加上方相氏,跳傩舞驱疫的一起是四十九人,另外加上鼓吹令、执事、工人等一共百二十人,而今年武后下令扩大规模,方相氏设两人,傩者也有原来的四十八人扩大成了九十六人,今年除夕傩舞规模空前之大,但似乎事与愿违,不但没有驱逐病疫,反而却惹来了恐怖的夜叉恶鬼。

此时,两名方相氏各带队伍,停在了禁中,由于还未到凝碧池,而凝碧池附近的夜叉恶鬼多数已经被宫中武备制服,所以傩者暂时安全,而众人一时也不曾等到罢戏或者继续的通知,故此只能在原地安静等待。

一队的方相氏右手持戈,左手持木盾,身形高大,而另外一队的方相氏则右手持鞭,左手持笔,身形瘦小,此时两队分布在宫城左右,因为雾气太大,也相互看不见。

紧接着,傩戏队伍中起了一阵动静不大的议论,众人纷纷朝西北方向望去,只见浓浓的白雾之中,一股黄色烟雾直直地升腾而起,显得格外的突兀。

不同位置的两位方相氏也都抬头望去。

高大的方相氏长舒一口气,轻轻地放下手中的戈与盾,随后缓缓揭下面具,紧接着身后随行的傩者也有不少人揭下面具,按规矩,在傩戏未完成之前,傩者绝不可以摘下面具,不然驱疫的效果全无,监督巫师的太卜令见势,赶紧冲上去要指责领队的方相氏,却被方相氏双眼中的一道寒光所震慑。

太卜令平素都是从事占卜面相之事,一见此人,满脸杀气,心中露了半分的怯意,但见这方相氏的鬼王面具之下是一幅洛阳上下皆知的脸。

只是此人一改往日的谦谦柔和,变得杀气腾腾。

“秋……秋溪高僧?怎么会是你?”太卜令惊讶道。

观风殿,大殿屋顶的龙脊之上,段秋将皮革囊里面的烟丸悉数释放出来,浓稠的黄色厌恶升腾而起,此时静伏在屋顶上的其他无禁不良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也无人会去询问,他们只听段秋要杀还是不杀。

按照乌有先生的计划,早先就准备利用禁中驱傩仪式做文章 了,所以在除夕之前,就在洛南的河水中投毒,洛南一带多豪右贵族,这些人中了毒自然会将事情闹大,也势必会引起武后的注意,武后向来喜欢用迷信谶纬安抚人心,所以年边遇上瘟疫,自然要举行大型的傩祭仪式。

而乌有先生就提前将术师以及杀手等人安排进宫中以及洛阳城的傩祭队伍之中,因为傩戏舞者都是带着面具的,故此根本无人会发现,加之太常寺官员早被金银美女所蛊惑,调换几个傩舞侲子,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九十六名傩者当中,乌有先生的人便足有六十多人,剩余的一些是太常寺挑选的,由此乌有先生麾下的林高手尽借此混进了宫中。

按照计划,混进宫中的傩者以段秋释放的烟丸为准,一看到烟丸就代表段秋那边已经得手了,此时就需要秋溪僧人也就是李澈带着这些杀手拥入观风殿挟持武后。

接下去要做的事情,就是以四象六合八方术师之力破除袁天罡设在武后身上的璇玑阵法。

只要璇玑阵法一破,就能用幻术催眠武后,如此一来,便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乌有先生自觉天衣无缝的数,现在却出了一些问题,他忽略了卧底段秋的思考能力,在复仇与报恩之间反复徘徊的段秋,此时毅然选择了报恩,这份恩情不是给别人的,正是给裴公裴炎的。

当年裴直父亲裴炎夜驰绛州城营救陈家人,最后此事传到了武后耳中,从那之后,原本信任裴炎的武后,就开始疏远猜忌裴炎了,这也是导致后来裴炎被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武后眼里,与江湖反武势力勾结,那本就是该杀之罪,只是裴炎身为当朝宰相,武后并不好立时捕杀,最终在光宅元年的动乱之中,裴炎进谏武后还政李氏,最被武后降罪并斩于洛阳都亭。

这些事情段秋本不知道,后来被选入无禁不良人之后,才了解了不少内幕,大义裴公当时自知策马前去营救陈家是什么后果,但他没有半分犹豫。

只是段秋一直不曾找到告密的奸细,而在段秋看来,这种绝密的消息也只有无禁不良人能刺探到,故此十数年来,段秋亲手杀死了不少无禁不良人,为的就是告慰裴公的在天之灵。

如果说之前段秋一直在犹豫徘徊的话,那现在就是笃定了,他与武后确实有着血海深仇,绛州陈家的悲剧并非世道造成的,而是武后及其所谓的“君子朝”造成的,从一开始,段秋就把复仇的目光落在了武后君臣上下,但从来不曾想过要毁灭洛阳城。

但从今天的形势看来,段秋自觉高看又低估了那个乌有先生,高看在于段秋高看了他的格局,一开始乌有先生便与自己大谈天下之道,以至于段秋认为乌有先生是一个完全能够取代武后的天下明主。

而所谓的低估,是低估了乌有先生的能力,以及乌有先生的手段,段秋没想到乌有先生竟然会疯狂到了要毁灭洛阳城。

此时段秋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这座佛寺遍布的洛阳城是武后一手经营出来的,要摧毁武后的统治,需摧毁整个洛阳城的信仰,所以乌有先生利用这种令人疯狂的疫病,将洛阳城变成了人间地狱。

佛陀救不了洛阳城,武后更救不了洛阳城。

想到这里,段秋感到了一丝悲哀,这完全是一场权力的斗争,自己裹挟其中,原本以为是做一件正义的事情,但到头来却发现是在助纣为虐。

所以这一刻,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但此时段秋不能确定裴直是否会来,因为在送信去大理寺西殿时,段秋并不知道白探微与裴直是否在大理寺。

今日,段秋就赌一分侥幸了,如果裴直不来,那段秋便按原计划进行,亲手去观风殿将武后斩杀。

半炷香后,秋溪僧人李澈带这数十名好手一路杀出了嘉豫门,随后折向南,准备从宣辉门直杀进上阳宫去,借着浓浓的大雾与此时宫中的混乱形势,李澈及其手下一路势如破竹,宫中禁备多数去应付被气精感染的发狂之人了,哪里还有闲暇顾得上应付李澈等人,加之李澈等人悉数穿着傩者的衣服,就在这眨眼反应的时间里,李澈等人早便手起刀落,取了数十颗项上人头了。

琅琊王上下数百条人命的仇恨积压在李澈的心头,今日再也压制不住心中仇恨的怒火,直将那拦在身前的人当做菜般地砍杀,一些与之无关并且手无寸铁的侍从婢女竟也成了这场混乱的牺牲者。

一个人仇恨到了极致是没有理智的,这就是那个平素谦谦温和的秋溪僧人,此时全然已经化作吃人的恶魔。

复仇!此时李澈的心中只有这两个字,茫茫无数日夜的惊恐、悲伤、无助、愤怒此时尽皆发泄在锋利的刀刃之上,当年琅琊王上下如何被武后残杀的,今日武后也就如何的一点一滴地偿还。

此时的李澈也对乌有先生充满了敬佩,他布下的局实在是太过精妙了,宛如艺术品一般。

在茫茫的唐蕃古道上,真正的于阗高僧秋溪僧人早已化作了枯骨一幅。在计划伊始,乌有先生便布下了这回环之局,派遣李澈等人前往西域寻找一个神秘的龟兹镜师,并要想法设法地将镜师引入自己计划的圈套之中。

而至于乌有先生为何要寻找龟兹镜师,李澈便无从知晓,不过在见到白探微之后,李澈也暗暗感叹,此子的确有翻天覆地的本事。

而早在整个计划开始之前,乌有先生就选中了天资聪颖的李澈,将他送往各地去学习佛法,在琅琊王一门被灭之后,李澈先后去了高丽国、出云国、天竺国、勃律国,自然也去了于阗国,其中在于阗国学习的时间最长。

在李澈回到中原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武后就派使者前去邀请于阗国圣僧秋溪僧人入周翻译佛经,而传说于阗国的秋溪僧人有驻颜的奇术,恰好深谙佛学的李澈能够假扮这么一位得道高僧。

另外一头,乌有先生立马派人假扮成西域商人往龟兹国散布武后放弃安西四镇的消息,并煽风点火,乌有先生知道,这个消息会刺激到一个人,那就是龟兹白观莲,果不其然,白观莲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马与龟兹王商议,并定下了后面的一系列计划。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乌有先生便派李澈快马加鞭赶往西域。

李澈等人先是打听到了于阗国僧人的消息,接着派人沿途尾随于阗国的秋溪僧人。随后又打探到龟兹镜师的消息,只是这茫茫大漠之间,于阗圣僧与龟兹镜师很难相遇,所以李澈等人一直等到他们行走到接近武周境的银山碛口才动手。

这也是裴直当时觉得马匪嚣张的缘故,在一般情况下,大漠匪徒是决不敢在烽戍周围活动的。

一切条件都成熟之后,李澈便命人假扮成马匪,将真正的秋溪僧人杀死,而李澈自己则假扮成秋溪僧人。只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大唐烽戍裴直杀将过来,差点破坏了计划。

计划的完美之处还在于当时的段秋也并不知道秋溪僧人是假扮的,当时段秋是奉叶步山之命前去迎接秋溪僧人,半途打听到了有一伙马匪尾随秋溪僧人的护僧队,所以就转到了银山碛口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裴直,想让裴直立下一功,好离开烽燧。

乌有先生将这些棋子分布到位,却让他们彼此不知,用人之高明,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上。

接着,行走在沙漠之中的白探微闻声而来,与计划中设计的无二,白探微果然中了李澈的圈套,并被所谓的穷丹将军的传说吸引住了,一路寻找到了青泥珠,自然也一路被乌有先生所用,此时虽然白探微挣脱了乌有先生妄图联合大食国的计划,但仍旧还在乌有先生的手掌心中。

但这么一个完美的计划中,也有出乎乌有先生预料之外的事情,那就是白探微,因为一开始的计划中,乌有先生设定的棋子是白观莲,令乌有先生没有想到的是,白观莲并没有亲自来中原,而是派来了她的儿子白探微,这是乌有先生预料之外的事情。

最开始乌有先生怀疑是否计划出了纰漏,后来得知此子姓白,又在崤山见了他的样子,这才基本肯定此人是兰生公子李已的亲生儿子无疑了,在上番白探微孤身一人前去崤山营救火拔仇时,乌有先生还特地刁难了一番,以确认白探微的深浅,自后他将白探微定做了大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阴谋机器此时已经行进到最后一步了,这些杀入宫中的人,皆自有理由,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复仇了。

李澈带着一众人马出了宣辉门,直朝上阳宫扑去。

混乱之中,禁中卫备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转眼之间,李澈已经杀到了上阳宫中,而上阳宫有刘曲的内卫内外守护,这些百里挑一的好手进退有素,李澈等人要攻将进去也并非易事。

不过,按照计划,段秋会带无禁不良人在上阳宫中做接应,如此里应外合,饶是刘曲的内卫再厉害,也逃不过这内外夹击。

而另外一边,乌有先生正亲自带着术师策马刺破浓浓的云雾,直朝上阳宫的方向疾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