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盜墓圖誌

天價文物引發盜墓狂潮

字體:16+-

中國文物是世界文化精髓,不僅能登世界各大國家博物館的大堂之上,也是豪家富客掠取的目標,是象征財富的標誌。於是,在國際市場上,爭買中國文物成風。

明定陵出土的大明嘉靖年製瓷缸。明嘉靖之後,像這種上品的瓷器已燒製不出,因而當萬曆皇帝葬於明定陵後,放在地宮裏的這個用於照明的油缸隻好用他爺爺嘉靖朝製造的了。

1980年7月,倫敦幾家拍賣行同時爆出冷門:菲利普的“大明嘉靖年製”五彩魚缸以22萬英鎊出手,蘇富比的“大明成化年製”的青花花卉罐以265萬英鎊一錘定音。

1984年4月,瑞士一女商家用42萬英鎊買下一隻“大明永樂年製”的青花天球瓶。女商家抱回天球瓶時,她的企業也宣布破產倒閉。

其後開放的幾年中,各國大小拍賣行廣泛收集資金,網羅人馬,刺探信息。大批大批的中國文物從國內流失,文物精品落在拍賣行手裏。於是,從這時起,文物商、收藏家出沒於世界各地,拍賣師揮動著小木槌,從香港敲到倫敦,從紐約敲到台北,從亞洲敲到歐洲,又從南美敲到北美。

據香港1990年5月15日《新晚報》載:

蘇富比今日舉行1990年5月份拍賣,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一件明朝永樂青花葫蘆式雙耳瓶,結果以500萬港元拍出。

今天上午共拍賣了164件中國瓷器,該件明朝永樂青花葫蘆式雙耳扁瓶被認為對喜愛明初青花的收藏家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因其在發色方麵標誌了中國青花瓷器技術的一個高峰。該件珍品原來估計港幣500萬元至600萬元,由350萬元開始叫價,結果以500萬元成交。

中國文物,身價百倍。

當世界各地貪婪的古董家把目光放在中國時,中國的文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騷擾、破壞。地下被挖掘、寺廟遭破壞、文物館被盜、收藏室被偷,在金錢麵前,似乎人人都喪失了良知,空留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