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

第五章 隋、唐

字體:16+-

第一節 隋、唐都市宮苑陵墓寺觀建築之梗概

隋文帝以周長安故宮“不足建皇王之邑”,詔左仆射高熲、將作大匠劉龍等,於漢故城東南二十一裏龍首山川原創造新都,名曰“大興城”(1)。城東西十八裏餘,南北十五裏餘。城內北部為皇城;皇城內北部又為宮城;即文帝之大興宮也。自兩漢、南北朝以來,京城宮闕之間,民居雜處;隋文帝以為不便於民,於是皇城之內唯列府寺,不使雜人居止,區域分明(2),為都市計劃上一重要改革。後世所稱頌之唐長安城,實隋文帝所創建也。

文帝又於岐州營仁壽宮,避暑多居之,晚年每歲自春至秋,以在仁壽宮為最多。“自京師至仁壽宮置行宮十有二所”(3)。然帝性儉約,此外少所營建。

煬帝即位(604年),即“於伊雒營建東京”(4)。“東都大城周回七十三裏一百五十步……宮城東西五裏二百步,南北七裏”(5)。城中街衢整潔,如“端門街……闊一百步,旁植櫻桃、石榴兩行……民坊各……開四門,臨大街門並為重樓,飾以丹粉……大街小陌縱橫相對”。宮殿以乾陽殿為正殿,“殿基高九尺,從地至鴟尾高二百七十尺,十三間,二十九架,三陛軒。文(左木右毘)鏤檻,欒櫨百重,楶拱千構,雲楣繡柱,華榱璧璫,窮軒甍之壯麗。其柱大二十四圍。倚井垂蓮,仰之者眩?……大業殿規模小於乾陽殿,而雕綺過之……大業、文成、武安三殿……殿庭並種枇杷、海棠、石榴、青梧桐及諸名藥奇卉”(6)。又有“元靖殿,周以軒廊,即宮內別供養經像之處”(7)。“東都觀文殿東、西廂構屋以貯秘閣之書,東屋藏甲、乙(經,子),西屋藏丙、丁(史,集)。又聚魏以來古跡名畫,於殿後起二台:東曰‘妙楷台’,藏古跡;西曰‘寶績台’,藏古畫”(8)。以圖書、美術相提並論,特為營建,如後世圖書館美術館之觀念,實自煬帝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