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庄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知秀决定利用假粉尘来保护森林。这样一来,当入侵者接近森林时,弥漫的假粉尘便可以起到障眼法的作用,好让入侵者相信这片森林正处在粉尘饱和的状态。即使是带有抗体的人,也不会轻举妄动闯入充满死亡气息的森林。利用假粉尘保护森林后,村里便不再接收新的居民,并对入侵者实施了残酷的报复,闻讯而来的人也渐渐减少了。
但很多人与知秀持不同意见,她们认为即使是冒险也应该继续扩大村庄的规模。特别是丹尼,她主张应该积极地让外部人知道这里,好让更多的抗体人加入进来。但这绝不是出于对人类的同情和爱,而是单纯为了村庄的利益而提出的不同方向的意见罢了。即使如此,知秀也无法理解丹尼的立场,因为她觉得人越多问题也会越多。眼下瑞秋为村里人制作分解剂已经很耗时了,但大家还是主动修理了剩余的空房,希望能接收更多外部的人,种植新的作物来做料理,甚至还建起了学校教育孩子。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反正世界正在走向毁灭,这一切不过是在推迟死亡的时间罢了。为什么大家还要大张旗鼓地扩建村庄呢?
最初知秀觉得自己与村里人只是单纯的交易关系。准确地讲,知秀只是帮温室与村庄进行交易的人,她为自己定义的角色是仲裁者,既为村里人提供作为维持温室代价的种子和分解剂,也要阻止村里人越过村庄与温室的界线……但从某一瞬间开始,村里人开始亲切地称呼她知秀,甚至视她为领导人,但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来找她商议。虽然知秀觉得这与自己最初的想法很不同,但还是欣然地接受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秀与森林村的人走得越来越近,她们一起去探查废墟,管理森林、村庄和菜园。经过长期的相处,知秀发现,在她们眼中温室与村庄是一个整体。如今她记得村里人的长相和名字,也知道她们来自何处,为人如何,以及彼此是怎样的关系。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与他人保持距离上是失败的,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彼此之间并不只是单纯的交易关系。她觉得村里人的某种活力渐渐感染了自己,那种活力来自她们没有把希望寄托在遥远的未来上,而是只憧憬着明天,并且相信明天一定会到来。
这些聚集在森林村里的人大都是被世界遗弃的人,这里成了唯一收留她们的世界,因此她们希望扩展自己的世界。虽然知秀不同意这样做,但至少理解了她们的那种心情。
特别是知秀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某种信任。孩子们不会去想遥不可及的未来,所以都不觉得自己身处的小世界会毁灭。孩子们觉得即使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在走向毁灭,这座村庄也还是会保留下来,直到自己长大成人,森林村会一直存在。
但是,知秀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总有一天,这座村庄也会和那些共同体一样走向既定的结局。不过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尽可能延迟最后一刻的到来。
*
二〇五七年 春
令知秀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是,村里人都很敬畏整天在温室埋头做实验的瑞秋。这真是可笑。大家只知道温室里有一个叫瑞秋的植物学家,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正因如此,村里传开了关于瑞秋的怪异传闻,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们偷偷跑去温室后被严厉训斥的事也时有发生。有些人坚信,瑞秋是为了拯救人类才把自己关在充斥着毒性物质的温室做实验的。
但知秀了解的瑞秋截然不同,她除了植物,不关心任何事情,有时对知秀也不闻不问,这多少让她心里不是滋味。好像瑞秋研究抗尘植物并不是要用它来达到什么目的,而仅仅是因为这种植物激发了她的兴致。如今瑞秋的抗尘植物已经遍布村庄,不仅占据了菜园,甚至已经蔓延到整片森林。下一步,她想怎样呢?
知秀很难揣测瑞秋的想法。最初决定收留那些人时,知秀还认为这笔交易或许对瑞秋而言不太公平,因为当初瑞秋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维持温室,她亲口告诉知秀要长眠于此,所以那时维持温室和发电所对她一点意义也没有。但现在瑞秋似乎比任何人都需要这间温室和森林了。是什么改变了她的想法呢?是什么动力促使她整日面对那些植物的呢?是什么能让对所有事都漠不关心的她整日待在温室里呢?
知秀喜欢观察面对植物时的瑞秋,她始终很好奇难以揣测的瑞秋的思绪、内心和情感。即使瑞秋对知秀不闻不问,但只要她还活着就始终离不开知秀。这一事实给知秀带来微妙的满足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瑞秋身体中的有机体和机器的相互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如果是普通的维修工可能会没有头绪,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但知秀已经对瑞秋的身体构造熟悉到闭上眼也可以修理的程度了。整座村庄依赖的瑞秋是一个只依赖于知秀的赛博格。虽然瑞秋不归属于知秀,但她永远都无法离开知秀。只要瑞秋想维持植物、温室和自己的身体,她就一直需要知秀。
除了机器运转的声音,温室里充斥的就只有沉默。隔着玻璃窗注视屏息凝神地观察镊子末端和长时间专注于一个小标本的瑞秋时,知秀也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每当瑞秋与自己四目相对时,知秀都会觉得自己脑海中的秘密想法和那颗执着的好奇心都被看穿了。
“拿去吧,这是下周的分解剂。”
只见瑞秋递上水袋的手臂溅满不明来历的**。为以防万一,知秀帮她检查了手臂内部。果不其然,里面布满了如同橡胶般黏稠的东西。起初知秀还以为那都是植物的组织,但后来得知那是粉尘和有机物混合而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有的植物似乎会散发出化合物诱发粉尘凝结。虽然瑞秋不会详细地讲解自己在做的研究,但如果知秀刨根问底,她也会回答。知秀一边帮瑞秋更换小零件,一边说:
“拜托,你省着点用手臂。我也知道这很麻烦,但你还是套上防护膜工作吧。现在去废弃的工厂也很难找到零件了。”
“找不到的话,那就只用剩下的手臂好了。”
“你这样下去,两只手臂都会废掉的。我这么积极地帮你维修,你可要知道感恩啊。”
知秀轻轻敲了两下瑞秋的手臂,拿起水袋站了起来。瑞秋转头看向知秀,奇怪的是,走出温室的知秀觉得瑞秋的视线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后脑勺。
*
二〇五八年 春
时隔很久,村里又接收了两个从兰卡威研究所逃出来的孩子。虽然姐妹俩胆战心惊的表情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知秀并没有打算让她们住下来。丹尼再三说服知秀,不能再抛弃已经被抛弃过的孩子,而且最重要的是,既然两个孩子找到了这里,就表示她们已经走投无路了。知秀决定先听听她们怎么说,而且有必要掌握村庄的坐标在外面传开的途径。知秀与阿玛拉长谈之后改变了想法,并明确告诉丹尼,只有这一次例外,以后必须按照原则办事。
最近瑞秋正在研究新的植物,这是在评估改良植物抗尘性的过程中的新发现。有的植物不仅可以抵抗粉尘,还可以缩减大气中的粉尘总量。虽然不是彻底消除,但可以看到箱内测量器的数值明显降低了。
“还不知道它的运作方式,我会继续研究的,但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看到知秀对这种植物很感兴趣,瑞秋似乎觉得很意外。如果是从前看到某种植物会缩减粉尘总量,知秀不会觉得这是什么重大的发现。考虑到粉尘持续增加的特性,不是彻底消除的话根本没有意义,充其量只能稍稍延长村庄的命运罢了。但现在知秀的想法不同了,因为村里有抗体很弱的人,缩减粉尘浓度的植物可以帮助这些人,而且如果这种植物能够发挥作用的话,不仅是村庄,还会对森林村以外的地方起到帮助。
但问题出在瑞秋身上。最近瑞秋的情绪变得十分不稳定,每天都会因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和知秀发生争执,时而暴怒,时而郁郁寡欢。知秀之前从没见过这么爱闹情绪的瑞秋。
瑞秋的身体也常常出现功能性的问题,进而引发短路,维修瑞秋的身体对知秀来说也变得越来越吃力了。每次去废墟,知秀都会到书店或图书馆翻找与维修赛博格有关的书籍,然后花时间研究,但书中的知识都无法直接套用在注入了纳米溶液的合成体的瑞秋身上。虽然瑞秋拥有机器人的身体,但持续待在高浓度粉尘的温室里只会损害她的身体。
瑞秋的有机体比知秀初次在索拉里塔见到她时明显减少了,虽然主要的内脏器官在降尘灾难暴发前就已经替换成了机械器官,纳米溶液也阻止了身体的炎症和腐蚀,但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知秀来管理。为了补充自我增殖型的纳米溶液,必须注入催化剂和母体,而且除了机械四肢,其他部位也需要定期维修。其中最辛苦的就是摘除损伤的有机体,这是一项让人很不舒服的工作。对于因为厌恶血与肉而从巨蛋城逃出来的知秀而言,这无疑是一份残酷的工作。
“我又不是医生,真搞不懂为什么要面对人类的肉。我的人生明明没有这种计划。”
“放着不管也没关系,腐烂后肯定会消失吧。”
“损伤的有机体放着不管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连累你体内昂贵的机械装置,致使其出故障,到时候受苦的人还是我。有句谚语称‘既然要挨打,晚挨打不如早挨打’。”
“这句谚语还真够暴力的。”
最近瑞秋出现的情绪不稳定似乎与连接机器脑的有机体有关。分析出原因后,知秀判断应该尽早摘除无法正常运作的残余有机体,并植入存储芯片。起初想到要摘除仍像人类一样的大脑时,知秀感到非常紧张,但看到维修赛博格的说明书中提到摘除有机体大脑的手术并不罕见,而且比想象中简单,只要让从废墟中找到的芯片与注入脑中的纳米溶液能够互换,并且手术过程中不出现失误的话就可以了。知秀要做的就只是摘除部分妨碍机器脑的有机体,然后植入芯片,最后等待纳米溶液自动运转。
但无论手术多简单,这次要维修的都是关系到控制心智的大脑。一旦失手,会对瑞秋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在准备手术的过程中,知秀感到沉重的责任感。
“瑞秋,这件事交给我真的没关系吗?”
虽然知秀开玩笑似的问瑞秋,其实她很担心。之前自己负责的工作只是修理已经成为赛博格的人的四肢,从没尝试过把一个人变得更接近于机器人。近来总是很烦躁的瑞秋一脸不耐烦地说:
“无所谓……你就看着办吧。”
知秀深吸一口气。等瑞秋入睡后,开始做手术摘除附着在机器脑中最后一部分有机体。
知秀动刀前按照在脑海中做过数百次的模拟实验,按部就班地切开表皮,检查过机器脑与有机体连接的部位后,慎重地摘除了有机体。最后小心地在不碰触到尚存功能的神经组织下,将存储芯片插入机器脑的辅助插口。
但在下一秒,知秀萌生了模拟实验中没有过的想法。如果开启机器脑的模式稳定化功能会怎样呢?虽然这个功能在说明书上看到过很多次,但从未想过使用。只要按下机器脑的辅助插口旁边的微小调节按钮便可启动该功能。开启这一功能后,不光感情状态会朝预想的方向稳定下来,也会起到调整性格和态度的效果。如果用人类的大脑来比喻的话,可以看作控制精神的药物。
知秀把戴着手套的手指伸向按钮时,犹豫了一下,这样做无疑有助于瑞秋稳定情绪。虽然这是一项需要机器脑专家协助调整的功能,但现在自己对瑞秋的身体已经了如指掌,即使出现什么问题,也可以应对自如。
但知秀想要开启这项功能不只是因为这个,她还希望从瑞秋身上诱导出某种善意,希望彼此建立起不是以单纯的交易为基础,而是以友善的感情为基础的关系。这项功能可以让用户从遇到的对象身上获得积极的情感反馈,然而在瑞秋的小世界里只存在知秀和植物,所以她的善意只会表达给一个人。
短暂的瞬间,知秀想这难道不是欺骗瑞秋的行为吗?因为她没有征得瑞秋的同意。但瑞秋正处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也说了让自己看着办,所以知秀判断这是最佳的方案……
她按下小按钮,重新缝合了表皮。
手术结束后,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很快,植入瑞秋脑中的芯片被激活,几天后,短路的状况也消失了。起初令知秀感到很惊讶的是,瑞秋一点变化也没有,所以根本不知道是否启动了模式稳定化的功能。她依然不关心村里的人,也对知秀很冷漠,只把精力倾注在自己的植物上,但有时知秀可以感受到她的视线会停留在自己身上很久。
几个星期后,瑞秋再次短路。虽然时间很短,也没有后遗症,但知秀还是不安起来。
一个月后,知秀看到瑞秋蹲在花盆前哭泣,长有巨大叶子的观叶植物遮挡住她的半边脸。瑞秋抬头看向知秀,表情很奇妙,虽然没有眼泪流下来,但为了哭泣动用了脸部所有的肌肉,看起来十分不自然。那分明就是一张还记得自己在变成赛博格前会哭泣的脸。
“帮帮我,我好混乱,感觉脑袋快爆炸了……”
知秀的心咯噔沉了下来。哪里出了问题呢?
再次打开瑞秋的机器脑后,知秀发现了问题出在哪里。
镊子的末端夹出了没有彻底摘除干净的有机体,分不清是安心还是内疚的感情涌上知秀心头,很明显这是在上次摘除手术中的失误,残留的组织妨碍了存储芯片和机器脑的接触,由于输送的信号电压不稳定,瑞秋又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和短路的现象。想到因为自己犯下的小失误害得瑞秋如此痛苦,知秀很愧疚。这次她仔仔细细地摘除了残留的有机体组织。瑞秋的大脑成了完美的机器脑。
在进行第二次摘除手术的过程中,知秀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关闭调节按钮。虽然后来得知这与瑞秋情绪不稳定无关,但想到这是一种不当行为,她对瑞秋总会有种罪恶感。
当时,知秀想起了瑞秋蕴含某种感情的视线,每次维修结束后,都会跟随在自己身后的、不明意义的、执着的视线。知秀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偏偏那时想起了她的视线。瑞秋的视线总是浮现在知秀脑海中,但视线的变化是从按下按钮以后开始的吗?之前没有过吗?知秀一直观察的只是瑞秋的身体,而不是瑞秋的感情,所以她无从得知那种视线始于何时。即使如此,她还是希望瑞秋的视线可以多停留在自己身上。
知秀最终没有关闭按钮,结束了第二次手术。
瑞秋醒来后进行了测试,她不再混乱,痛症也消失了。只是她呆呆地注视知秀的眼神出现了些许异常的动摇,面对这样的瑞秋,知秀感到胸口一阵微妙的惊悸。
*
“以后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进温室,我会提高内部粉尘的浓度,因为要在高浓度下测试植物的抗尘性。”
瑞秋的口气莫名带有防御性。当然,每次进温室都要严密地穿戴好防护服,勒紧防护面罩,这的确很麻烦。可是,知秀还是觉得瑞秋的态度比之前更冷淡了。令她感到失望的是,原本期待调节情绪功能能让瑞秋变得温柔一些,可是非但没有效果,反而让人觉得她更疏远了。
翌日,村里人去废墟探查时,知秀在一户人家发现了一只机器狗。知秀捡起那只机器狗时,大家都投来诧异的目光,丹尼用感到意外的口吻问道:
“你对这东西也有兴趣?我还以为你只喜欢那些可怕的杀人机器人呢!”
“谁说不是呢?知秀,这也太让人意外了吧。”
“不如去哪里找一只活的小狗来养吧?”
大家有说有笑开起了知秀的玩笑,知秀耸了耸肩膀说:
“我当然更喜欢杀人机器人,但杀人机器人不能当信差。”
知秀把机器狗带回小屋稍稍改造了一下,就这样那只机器狗成了进出温室传递简单信息的信差。知秀向瑞秋展示小巧可爱的机器狗时,瑞秋露出了特有的难以解读的表情。
“怎么样?”
“不错。”
“你能这么评价,那就说明非常成功了。”
瑞秋一脸疑惑地看着机器狗,没有再多说什么。
*
——你为什么来马来西亚?
——没想到你改造机器狗是为了问这种没用的问题。
——就是为了问这种问题改造的。
——为了不让索拉里塔的干部找到我,所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之前我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和这里的研究所合作过,所以记得这里有尖端基因组改良设备。我带出来一些研究所的种子和模板设备,这样就可以进入研究所内部的资料库,什么都可以研究了。
——没用的问题干吗回答得这么详细。
——别再问了,我很忙。
*
二〇五九年 夏
森林村的人渐渐感到疲惫了,曾经干劲十足想要扩张村庄的人也意识到了局限性。随着多处巨蛋城相继走向毁灭,争抢物资的战争愈演愈烈。虽然不断调整前往废墟的探查组人员,但受伤的人越来越多,表示不想加入探查组的人也多了起来。村里传出有人向巨蛋城泄露了关于森林村和瑞秋的植物的情报,大家不得不做起应对大规模偷袭的防御准备,搞不好会死伤无数的不祥预感笼罩了森林村。
因为从外部来的入侵者,娜奥米和哈鲁险些遭遇危险,这件事成了不安的导火线。虽然之前也出现过入侵者,但这次因为是在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所以村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了。根据间谍机器人的分析结果可以肯定,的确有人出卖了森林村的情报,但这是村里人所为,还是在废墟遇到的外部人所为就不得而知了。村里人围绕温室产生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了。知秀走在村里,听到有人看到温室亮着灯而大发雷霆,她们认为是温室的灯光暴露了森林村。几个女人甚至打算在凌晨偷偷驾驶飞天车离开村庄,但最后还是被丹尼劝阻下来。
如果是以前,知秀会赶走她们。不要说飞天车了,就连粮食也不会给她们,但现在她不能这么做,因为她无法看着不安与矛盾在村里蔓延下去而置之不理。知秀觉得自己和大家产生了感情,她们都是与自己并肩作战而活下来的朋友。还有那些孩子,虽然历经坎坷的孩子们失去了童真,但她们仍坚信只有住在村庄自己才能长大成人。知秀不希望村庄轻易被解散。
与此同时,知秀也意识到森林与森林村的局限性。最终她也不得不承认森林村也是维系在死亡残骸之上的共同体,如果外面的世界不改变,那么这里的生活也无法永远维持下去。外部的威胁时时刻刻都让人透不过气,大气中的粉尘浓度也在逐渐升高。从广播里得知,如果不尽快找出缩减浓度的方法,粉尘的浓度很快便会达到引爆点。到时候,无论使用任何方法都再也无法挽回了。
真的应该像有人提出的那样,带着瑞秋的植物到外面去吗?这真的可行吗?
知秀得知瑞秋正在研究的植物带有消除粉尘的功能。准确地讲,这些植物可以起到诱发粉尘凝结的作用。在瑞秋手臂里发现的黏糊糊的高分子物质正是凝结的粉尘,也就是没有致命性的粉尘残留物。自从知秀知道这件事,就开始关注这种带有凝结作用的植物,但瑞秋似乎只想在温室研究这种植物,没有在外面栽种的意思。
知秀觉得也许瑞秋真的可以成为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她不但有可以抵抗粉尘的植物,还有改良和赋予植物其他功能的能力。但瑞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对她而言,森林外面的世界毫无意义,有意义的只有自己的实验室、温室和这片森林。
知秀很诧异的是,瑞秋的那些植物只能生长在这片森林。当她问瑞秋为什么那些植物无法越过森林边界生长时,瑞秋不以为然地说:
“从一开始温室的植物就离不开这片森林。”
她的话既暧昧又坚决,显然并不想立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知秀不得不出面说服她:
“瑞秋,你听我说,我不知道你是抱着什么想法在研究这些植物,也许就和我看到机器会觉得很开心一样吧。你给予这座村庄太多太多,说不定已经超出了交易的条件,所以我们才能在这里过上超乎想象的生活。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瑞秋面无表情地摆弄着植物样本。知秀接着说道:
“但这一切最终都会结束。终有一天,我们在外面再也找不到营养胶囊和药物,还有你需要的零件。因此从根本来看,如果不重建外面的世界,这里也会不复存在的。我反对大家提出去找巨蛋城的人进行协商,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我们有必要分散危险,用不像现在这样岌岌可危的、比现在更能保护我们的方法……”
知秀欲言又止,她不知道瑞秋有没有在听。片刻后,瑞秋转头看向她,她揣测着瑞秋接下来会提出的问题:你到底想要什么?是想要其他的植物吗……但是,瑞秋问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离开这里,你要去哪里?”
知秀突然哑口无言。在瑞秋提出这个问题以前,她从没想过可以去哪里,也没有想去的地方。降尘灾难暴发之后,一路逃亡只是为了生存。如果离开这里,无论去哪里都可以。换而言之,知秀只想过离开这里,但没想过接下来要去哪里。但为什么瑞秋会问这种问题呢?
“那个……”
“不,你要去哪里都不重要。”
瑞秋说着稍稍抬起头看了一眼知秀,那一瞬间知秀察觉到在这场对话中瑞秋占据了上风。
“我不会离开温室的,而且我需要你,所以你也不能离开温室。”
瑞秋斩钉截铁地又补充了一句:
“所以就当我们没谈过这件事。”
知秀觉得像被人拍了一下似的,她反复回想瑞秋的那句话,不由自主地笑出来。瑞秋需要自己,她成了彻底依赖自己的赛博格。直到不久前,这还只是自己的想法,一种难以言喻的胜利感和满足感涌上心头,还有一阵奇妙的心跳。瑞秋离不开知秀,直到世界毁灭的那一天她都需要知秀。
可是这次瑞秋做出了相反的决定,因为自己需要知秀,所以不能交出她想要的东西,最终这种满足感束缚住了知秀。
难道这就是自己想从瑞秋身上得到的善意吗?知秀的心情变得很复杂。
“瑞秋,温室可能很快就会被摧毁。我也希望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城堡,但这是不可能的。已经有人背叛了我们,我在间谍机器人身上发现了数据,这里存在抗尘植物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说不定明天这里就会结束的。”
知秀觉得讲出这些话的自己很卑怯,但为了说服瑞秋别无他法。她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
“我们把话讲清楚,你需要的不是我,而是我的技能。这也就是说,你需要身为维修师的我。我答应你,如果我们不得不离开温室,我会一直跟着你,直到你不再需要我的那天为止。这是我们的交易,但你也要清楚一点,离开这里,总有一天你也会不再需要我,毕竟这世上不是只有我一个维修师。”
*
二〇五九年 秋
瑞秋把知秀叫到温室,桌子上放着十几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都装有调节温度与湿度的装置和照明。箱子是再现了不同气候条件和日照量的实验空间,里面生长着初次见到的藤蔓植物。那些植物看似相似,叶子和茎的形状却略显不同。
“这是什么?都是不同的植物吗?”
“摩斯巴纳,都是同种的环境变异。因为含有适应外部条件的遗传物质,所以根据气候和土壤的不同会发生变化。正如你猜测的那样,某些植物可以清除大气中的粉尘。”
听到瑞秋的话,知秀大吃一惊,她又看了一遍那些植物。表面上看很像常春藤,就只是普通的藤蔓植物,感觉都是没有什么特别功能的植物。
“机理还在模拟分析中,可能是D7分子起到了凝结酵母的作用,这些植物散发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一部分具有相似的功能。催化剂的特性是即使量很少也能起到大量凝结的效果,将生成化合物的DNA植入其他植物也出现了相似的反应。特性本身是从自然适应粉尘的植物中发现的,不过这种藤蔓是其中最容易繁殖的,而且速度相当快,因为是通过生长速度最快的野生杂草编辑而成的嵌合体。”
瑞秋不以为意地解释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知秀难掩震惊,连连发出感叹。光是研究出抗尘植物就已经很惊人了,没想到瑞秋还成功地改良出具有消除粉尘功能的植物。
“瑞秋,你会以伟大的植物学家之名被载入史册的,不如赶快离开这里去做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吧?”
知秀半开玩笑地说道,瑞秋的反应却比想象中还要冷淡。
“不知道这些植物在温室外面会不会发挥作用,也许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这片森林不都是你的实验室?你就不要谦虚了。”
听她这样讲,瑞秋沉默了。
“怎么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这些植物无法彻底消除粉尘,即使种植的密度再大也无法把粉尘的浓度降至为零。它们发挥作用的原理尚不明确,而且还带有对人体有害的毒性,加上侵入性很强,如果种在森林里,很快就会破坏整片森林生态的。况且你也知道,这些植物不会在森林外生长。就算这种植物可以消除粉尘,也无法拯救人类。”
瑞秋的话听起来根本没有想成为救世主的意思,这让知秀觉得多少有些气馁。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知秀觉得很郁闷,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就在眼前,但又看不见。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研究这种植物呢?我还以为你是为了让我们种在这里,至少是为了保护森林村。如果不是这样……”
难道瑞秋就只是为了做有趣的实验?这一切对她而言就只是游戏而已吗?她不是为了拯救人类,也不是为了保护森林村,只是拿大自然在开玩笑吗?知秀还是搞不清楚瑞秋到底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你问我为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可以做到,因为我发现了有趣的特性。”
瑞秋不以为然地回答道。
“还有,我感觉你很想要这样的植物,所以就研究了一下。但这种植物不能种在这里。现在森林村没有这种植物不是也维持得很好吗?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有这种植物而已。”
听了这番话,知秀觉得自己再表示不满就无异于傻瓜了。之前瑞秋的植物没有如想象中发挥作用时,知秀暂时保留了期待。如今箱子里的植物看起来未免太过普通,感觉一点也不像人类迫切渴望寻找的解决方案。
就在知秀盯着那些手掌大的树叶时,瑞秋突然关掉了实验室的灯。
“为什么突然关灯?”
知秀转头看向瑞秋,瑞秋指了指装有摩斯巴纳的箱子。知秀的视线又转向箱子,当看到眼前的一幕时,她张大了嘴。
箱子里充满着蓝光,时而像灰尘一样飘散开来,时而又像埋藏在土壤之中。有的箱子里的颜色很深,有的则几乎没有颜色或是非常浅。看到眼前的光景,知秀最先想到的是“美丽”。与此同时,她又思考了一下那些蓝光的意义。
“这是消除粉尘时产生的光吧?”
瑞秋看了看箱子说:
“不是,这些光没有任何作用。”
真是令人意外的回答。
“我做了很多次实验,但结果显示蓝光与凝结和消除现象无关。这是在改良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中立的、不必要的突然变异。我觉得应该是肥料中的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特定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发旋光性附属物,沾在了土壤和灰尘的粒子上。利用简单的基因操作可以去除这种特性,我打算把这种只能吸引目光但没有用的特性去除。”
“原来如此,竟然是没有必要的突然变异……”
知秀没有去开灯,而是久久地望着箱子里的蓝光。
“但还是很美啊。”
瑞秋出神地望着发出感叹的知秀。
*
瑞秋拒绝了知秀希望立刻在村里种植摩斯巴纳的请求,理由是,一旦摩斯巴纳蚕食森林,森林便再也无法恢复原态。但知秀觉得瑞秋没有讲出真正的理由,也许那个真正的理由是她把森林视为自己的实验室,希望能在这里利用更多的植物做实验,所以不希望为自己的实验室、森林村带来无可挽回的变化。
听闻致命的粉尘风暴即将来袭的消息时,知秀最先想到摩斯巴纳。考虑到村里有很多人没有完整的抗体,也许会死于这场浩劫,所以知秀时而哀求瑞秋种植摩斯巴纳,时而对不肯交出摩斯巴纳的她大发雷霆。瑞秋迫于无奈,最后还是交出了摩斯巴纳,但知秀仍旧搞不清楚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