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

02

字體:16+-

我們既不忍心看著被遺棄在雪峰頂上的阿玲婆婆的身影,也不忍心看到自衛隊總監室裏三島由紀夫那讓人介錯後滾落在地的腦袋。

撇開自殺、意外死亡等特殊的死法,我們平時所講的一般意義上的“美麗的死”,大概是不得阿爾茨海默病,不長期臥病在床,某一天毫無痛苦地忽然離世這樣模糊的概念。

最近腫脹的屍體明顯多了起來。那些蒼白腫脹的屍體,就像是裝滿了水的尼龍袋。

我開始幹湯灌和納棺的活兒是昭和四十年(1965年)初。那時,一半以上的人都死在自己家裏。那些山腳農家死者的屍體,大都幹瘦如枯枝一般,膚色也都像是柿子樹枯枝一樣黑黢黢的。屍體大都彎曲地躺在昏暗的設有佛龕的裏屋。

將這些屍體納入棺材很不容易。死者的腰背已經彎曲如蝦,如果想讓人們從棺材的天窗裏瞻仰遺容,就得把屍體的腰背抻直了仰麵安放。然而屍體總是很難放平,不是膝蓋上翹頂著棺材蓋,就是腦袋翹起來,總之得費很大勁兒才能把棺材蓋好。

這些屍體的形狀表明了他們曆經的人生:從孩提時代起,幾十年如一日麵朝黃土背朝天地耕耘。在大多數老人都會變得彎腰曲背的時代,坐棺下葬的形式很合時宜。特別是那種圓形洗澡桶式的棺木,最合適不過了。

對於這些屍體來說,用“遺骸”來形容再適合不過,它們看起來就像蟬蛻一般,隻剩一層幹癟的外殼。

隨著國家經濟高度發展,這種枯枝一般的屍體已越來越少見。

現在的人除了意外死亡和自殺之外,大多都在醫院裏去世。過去人們老了病了不能進食時,身體就會消瘦,死時四肢就像枯枝一般細瘦。如今卻不然,病人可以打點滴,輸營養液,很少會像過去那樣消瘦下去。

一些腫脹的屍體被送出醫院時,胳膊上滿是觸目驚心的針眼,有的屍體甚至在喉嚨或下腹部拖著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