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分在意对方怎么看你
我采访过很多著名企业家、著名艺人、电影导演、棒球裁判、大学教授等,时常被人问:“你不会紧张吗?”我确实不紧张。
忘记是在采访中听来,还是在什么书里看到的,据说紧张也有运行机制。如果太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就容易紧张。
参加面试之所以紧张,也是这个道理。不过仔细想想,即使再想让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也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
自从意识到这一点,我就再也不会紧张了。因为紧张无益。
更何况,采访中遇到的人,只是我的采访对象,他们对我的期待,不过是能从他们口中问出好的素材,写成有意义的文章给读者看。
无论我的工作做得多好,他们也不至于欣赏,或是高度评价我的功劳。当然,如果被采访对象讨厌了,确实很难问出好东西。总之,不要过分在意对方怎么看你,不必过度表现。
基于这些原因,我有时完全不会紧张,就算面对超级名人也不露怯,所以总是不断接到采访邀约。
近年来,给我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应该是原**AP(3)组合的稻垣吾郎先生。作为日本顶级巨星组合,**AP的存在几乎贯穿了整个平成年代。而我采访稻垣吾郎先生时,他已成为“新地图(4)”的一员,在为他们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做宣传。采访前我就在想,他一定气场超强吧,实际见面,情况远超想象。
采访地点在一个很大的摄影棚里,室内一角已经为我们布置好了,正对面有个入口,稻垣先生就是从那里走进来的。他出现的一瞬间,室内氛围骤变。我还记得当时在心里惊叹:这就是真正的巨星气场啊。不过,感叹只在那一瞬间。开始采访以后,就要抛却所有杂念。无论对方是谁,只要保持自然,有条理地提问就好。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
留出的采访时间很短,但稻垣先生不愧为巨星,已经非常习惯这项工作。对我接连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精准确切的回复。他还很有服务精神,能明白我话里的意图,这也是一流人士共通的特性。根据这次采访,我写了五千字以上的稿件。
对方公司的负责人想来很满意这次的稿件,后来,我又得到机会采访“新地图”组合的草彅刚先生、香取慎吾先生,并再次采访了稻垣先生。稻垣先生似乎还记得我。也可能是我供稿的媒体跟之前相同,他或许只是记住了那家媒体的名字。
自我怀疑只会令人不安
事实上,我也有罕见的紧张时刻。当时的采访对象是“京瓷”(Kyocera)公司的创立者,稻盛和夫先生。稻盛先生是战后颇具代表性的企业家,但我之所以紧张,是因为采访主题尚不清晰。
一开始,我就问了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担心自己的表达无法准确传达本意,心中颇为不安。这种不安最后变成了现实。由于开场问题杂乱、缺乏条理,对话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此时,稻盛先生竟对我伸出援手。他从我的话里找到几个关键词,从中理解了我的意图,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托他的福,我也很快恢复状态,顺利完成了这次难得的采访。
从那以后,我就牢记,要放下心中不安。因为不安终会变成现实。换言之,为了放下不安,需要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顺便说一句,虽然不能紧张,但必须保持紧张感。因为对方给了你宝贵的时间。为了充分利用每一秒,采访时必须保持紧张感。
重点: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太在乎“对方的评价”。
(1) Zoom:一款视频会议软件,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与多人进行视频通话。最多支持一千名视频参会者或一万名观看者。
(2) Tunnels:日本搞笑艺人组合。1980年出道,由石桥贵明、木梨宪武二人组成。
(3) **AP:日本超人气偶像组合,成立于1988年,解散于2016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国民组合”之一。
(4) 新地图:**AP解散后,其中三人(稻垣吾郎、草彅刚、香取慎吾)重新成立的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