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提问

第二章 学会“引导式提问” 准备篇——“引导”始于见面之前

字体:16+-

线上交流最重要的是“网络环境”

糟糕的网络环境,会给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怎样才能深入沟通,从对方口中问出有价值的答案呢?其实,交流这一行为,开始于双方见面之前。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并明白其重要性。

举例来说,如果在网上与人交流,必须事先准备好基础设备。很多人应该都已意识到,在谈沟通能力之前,线上交流更应注重网络环境。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就很难再做补救。

如果网络环境不稳定,说话声音就会时断时续。我跟熟人聊天时遇到过类似的状况,发现糟糕的网络环境会给人带来难以想象的压力。

这种时候,只能从断断续续的声音里推测对方说了什么。要理解说话内容就耗尽了心力,同时还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采访者的话筒也有问题,说话声音不清晰,受访者又会作何感想?这实在太要命了。

此外,周边环境也很重要。我有过一次长时间线上采访,一开始,对方在酒店的房间,中途又换到了酒店大堂。这样一来,周围的动静全都传入耳中,后半部分采访也变得艰难。

原因在于,所处环境里的杂音会扰乱沟通。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类似的小细节也会令受访者产生极大不快。因此,必须确保网络环境的通畅、周边环境的安静。这对线上交流至关重要。

我在进行线上采访时,会使用工作室的台式电脑,连接有线局域网。虽然我也办了有线电视的无线网络,但还是会避免使用Wi-Fi,直接用网线连接台式机。这样可以确保网络的稳定。

虽然也有人使用便携式移动Wi-Fi,但有时天线位置的不同,也会导致网络环境变化,最终可能还是会因杂音而苦恼。

另外,Wi-Fi等无线网络根据波段的不同,可能会受到家用电器的影响。据说打开微波炉,就可能导致2.4GHz的Wi-Fi中断。所以在家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网红补光灯”为何销量激增

除了上述因素,个人电脑的画面质量,也可能给线上交流造成影响。很多人想必都发现了,摄像头的像素、灯光、背景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给对方留下的印象。

如果你的摄像头像素太低,对方看不清你的脸,还会对你敞开心扉,积极回应你的提问吗?

画面能清晰映出人像,与画面不清晰相比,哪种更有利于交流呢。答案不言自明。

随着线上交流的普及,被称为“网红补光灯”的照明工具销量激增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脸色暗沉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现在只需用灯光提亮肤色,就能立即修正自己的形象。

此外,电脑自带的摄像头也有极限,购买外接摄像头不失为一个办法。如果不想专门为此买摄像头,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搭配应用软件操作。因为摄像头比个人电脑的摄像头性能更好。

除了上面说的,还可以用外接的麦克风提高声音质量。采访过程中,清晰的音质能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3000日元左右的领夹式话筒就能获得截然不同的音质。

面对面采访的丰富经验告诉我,只要说话人受到一丝一毫的干扰,原本想说的话也会说不出口。这些干扰包括对采访者的印象、采访环境,以及周围的动静。

周边环境的设置,对引导能力的施展极为重要。

重点:尽可能使用有线局域网。事先准备好外接摄像头、外接麦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