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物品备在手边
事前准备还需要注意的是,必要物品要备在手边。面对面采访时,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换成线上交流,却容易疏忽这一点。认为自己就在那里,想要的东西随时都能取。
确实,想要的东西都在房间里,但如果不放在桌上,势必要起身去找。而此时,你已经在对方的视频画面里了。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一定知道,在画面上急急忙忙翻东西,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因此让人感觉邋遢,进而质疑你的工作能力,就得不偿失了。
这种行为会拉低对方的信任感,消退对方的倾诉欲。虽然是极为琐碎的细节,但也可能会给人留下特别不好的印象。
面对面交流时也一样。如果忘记准备好必要物品,等双方打完招呼才在包里匆忙翻找,就会显得不够专业。对方想必也很难对你产生信赖,放心与你畅谈。
我一般会提前整理好采访时要用的资料,统一放进文件夹,夹在A4大小的笔记本里。到了采访现场,只需取出笔记本,放在桌上就行。打开笔记本,事先准备的提问内容都写在纸上,放在文件夹里。几秒钟就能准备就绪。
考虑到取放的便利性,我用的是革质敞口托特包。A4大小的笔记本、文件等也能竖着放入。
人们对交流对象的观察远比你想象的仔细
其他还需取出的,就是录音笔、做记录用的笔等。这些我一般放在托特包开口附近的小口袋里,一眼就能看见,立刻就能取出来。
笔也可以放进笔盒,录音笔还可以塞进包里的内胆包。但这样一来,就要先取出笔盒再拿笔,先取出内胆包再拿录音笔,多了个步骤。
我觉得这个步骤太麻烦,会给人一种磨蹭的感觉。
前面也曾提到,采访时间非常宝贵,一分一秒也不该浪费。怀着这种强烈的情绪,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尽快展开采访。
此外,最重要的还是印象。双方打过招呼后,本该直接进入交流环节,如果这时你还要把手伸进包里翻来找去,是极不专业的行为。如果我是你的采访对象,对你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影响形象的因素,其实都是些琐碎的细节。只要对方因此受到干扰,倾诉欲就会下降,对你的信赖感也会丧失。
不过,也不用把事情考虑得太复杂。只要准备好必要物品,能在需要时立刻取出就行。
做销售、做演讲、上下级间进行交流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千万不要忘记,人们对交流对象的观察远比你想象的仔细。
别以为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就没人发现。线上交流是如此,当面交流也一样。
重点:事先把需要用到的物品备在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