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先入为主的观念
我们一般认为,名人大都谦虚,且有旺盛的服务意识,但也有不好打交道的,也就是所谓的“刺儿头”。
很多时候,这种性格也是他们扮演的角色。在综艺节目里能说会道的搞笑艺人,实际接受采访时不发一言,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反过来,在电视上冷淡、说话带刺的人,实际也可能坦诚无比。
因对方性格而给工作设限,是做不好采访的。这种时候,切记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真麻烦啊、可能不妙、好难啊……只要你脑中有了这些闪念,对方立刻就能意识到。没人会喜欢不想跟自己打交道的人。
还有一点,抛掉私心。对我而言,采访就是为了给读者送上精彩报道,此外再无其他。
所以,必须贯彻“为读者传递信息”的角色。进一步说,就是要站在读者的立场提问。
如果你是销售人员,就要仔细思考,自己卖出的产品最终能让谁受益。
如果产品能让顾客受益,他们一定也乐意购买。你只需堂堂正正地提出建议就行。为此,必须先倾听客户的需求。这就需要引导能力。
如果在这种时候凸显自我,一味争表现、争业绩,就会弄巧成拙、陷入苦战。对方就能敏锐捕捉这个瞬间。普通手段对他们行不通。
所以,必须抛掉私心。只要你打从心底里觉得这是工作,不是出于私欲,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不会害怕。
站在对方容易理解的角度提问
还有一次给我印象较深的采访,受访者是“爆笑问题(6)”组合的太田光先生。说到太田先生,他以性格古怪的人设闻名,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此外,他还相当了解政治问题,时常对复杂议题提出极具洞察力的见解。
我采访他时,正值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事件的走向尚无定论,社会舆论十分混乱。虽然我想请太田先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但采访进展并不顺利。
现在我只记得,他的警戒心很强。毕竟是名人,如果说错了话,很可能会引起风波。虽然我意不在此,但他没有立刻对我放下戒心。
这种时候,很容易因焦虑而心急,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让对方说出有意思的话。但“引出对方的有趣言论”本来就是采访者的私心。
因此,我采取了另一个角度,告诉他,我是为读者而来,提的问题也是站在读者立场。
“您认为,普通读者眼下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这种时候大家要做些什么?”
“如果有读者站在这里,您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这些问题成功地让太田先生放松了警惕,接着讲出不少内涵深刻的宝贵想法。
站在我的职业立场,就是为了读者,如果是其他职业的人,可以想象你提供信息的对象。如果是销售人员为顾客做咨询,为了提出更好的方案,可以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思考。如果是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下属可以想想自己负责的客户,站在客户的立场提问。
有些人乍看不好相处,实际也能与人良好沟通,并非外表看上去那么棘手。只是要撬开他们的内心有点难。所以,不要因此心生怯意。
重点:只要摒弃私心,就没什么值得害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