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提問

對福山雅治先生、役所廣司先生有效的“引導式提問”

字體:16+-

讓“交流對象”意識到“讀者”的存在

我為什麽如此拘泥於摒棄“自我”呢?因為在我漫長的采訪生涯裏,有個強烈的感悟。

那就是,提問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對方產生逆反心理,覺得“我為什麽非得為了你說這些”。對我來說,提問是工作,如果不問,就寫不了報道。

本書中多次提到,人們容易對那些對自己抱有好奇心的人產生好感,因為對方想了解自己,而自己也確實有傾訴欲。

問題在於,不是每個人都心思單純。假如有人心術不正,想必沒人願意回答他/她的提問。隻要氛圍出現異變,在場的人就會產生懷疑。

對我來說,“引出話題”既是工作,也與工作成績直接掛鉤。這種因果關係很容易讓人覺得,我提問是為了自己,為了寫出好的稿件,得到好的成績。

如果受訪對象覺得,我隻是為了工作成績才想方設法地提問,還會努力回應我的問題嗎?

這或許隻是我的偏見,但也確實常見。因此,要杜絕這種“為了我”的出發點。

解決方法之一,是讓對方知道,不是“為了我”,是為其他某個人而談。所以我經常使用“讀者”這個詞,不同場合也會換成其他對象。關鍵在於,把別的某個人作為引子。

例如,我采訪福山雅治先生那天,拍攝中途的休息時間,負責該項目的編輯向大家透露,他從中學時代起就是福山先生的粉絲。我聽到以後,就決定借來用用。

在之後的采訪中,到了對談的關鍵時刻,我對福山先生說:“其實坐在旁邊的項目編輯從中學時期就是您的粉絲哦。”說出這句話,意味著後麵的問題不是為我,而是為這位編輯提的。

多年來一直支持自己的粉絲就在眼前,沒人會不因此而開心。福山先生此刻麵對的不是我,而是那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