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不转弯

Part 3 后减肥时代,人人都应注意的肥胖

字体:16+-

第七章 减肥贯穿全生命周期

孕期增补重在“宜”

孕期体重管理对于孕妇本身血糖、血脂等代谢情况非常重要,对下一代的体重、糖尿病风险也有影响,所以家庭中有孕妇的,不能一味让其吃,而是要健康科学地吃,才能保持本人和宝宝的健康。一般孕期体重增加不能超过12.5~15千克。食物以高蛋白、低脂饮食为主。

哺乳期的女性,传统的观念是常常要喝汤,但是喝汤对于奶量其实影响不大,关键是喝水和高蛋白饮食(HPD)。

孕期担当着孕育新生命和家庭及国家未来希望的重任,一人吃两人补是广泛被认同的孕期膳食观念,但孕前和孕期体重是否在正常值内,增重的速度和重量是否合适,都直接关系到母婴短期和远期的健康,体重管理在生命周期一开始便不容忽视。

孕前超重、肥胖的妈妈,会将多种风险带给宝宝,如增加其出生及未来肥胖和相关疾病的风险,所以在计划怀孕前,应先将体重控制调整到正常BMI范围内,并做好备孕前的各项检查,为新生命打造良好的初始环境。孕期增重过多、过快,会增加巨大儿及以后儿童期发生肥胖的风险,但若控制不当,增重过少,宝宝出生后快速追赶性生长,又会增加儿童期肥胖的风险。

对于妈妈自身,孕期增重过多、过快,产后体重滞留明显增加,甚至会延续至中老年。数据显示,增重超出范围,产后3年平均增重3千克,15年平均增重4.7千克。所以孕期一定注意监测和及时调整干预体重的增长。孕前不同BMI的妈妈,增重范围和速度可参照表7-1。

表7-1 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和妊娠中晚期周增重推荐值

注:①表示孕早期增重0~2千克。②括号内数据为推测范围。

资料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团体标准《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T/CNSS 009—2021)。

孕期科学的体重管理包括膳食和运动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证实,膳食干预可降低宝宝出生体重大于胎龄儿的比例,可减少孕期增重,主要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及可使出生结局更好。

孕期体重管理的方法要注意控制总能量,保证营养素全面摄入,在专业的指导下,结合孕检指标给予低GI饮食、控制血压的DASH饮食等个性化指导。

孕期缺乏碘、铁、锌等微量元素,会增加宝宝儿童期的体脂水平,所以要注意孕期多种食物的摄入和复合营养素的补充。另外,注意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这可能改善妊娠结局。食物中维生素D不易摄入充足,可根据检查结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制剂进行合理补充。

在运动方面,若无医学禁忌提示,孕中晚期每天要有不少于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孕前超重、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更需要注意按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这些运动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发生。

孕期合理适宜的增重和营养补充关系到妈妈和宝宝未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做好体重监测,学习了解营养和体重管理的知识,并付诸实施是提升家庭未来幸福指数和国家健康指数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