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的青春通常会带给女孩子一些烦恼,体态的变化中包括微胖丰满,这是不是肥胖的表现呢?需不需要刻意减肥呢?哪些方法是不可取的?在预防肥胖方面,男生有哪些体态变化要多关注呢?
青春期是人体向成熟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第二次生长突增期,身高、体重和体态上都有明显变化,男生女生在BMI和体脂含量方面均存在差异性。
从《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消瘦、超重与肥胖界值》中可以看出,9.5岁前确定超重的数值,男生大于女生,而9.5~17.5岁则是女生大于男生;确定肥胖的数值是14.5岁之前男生大于女生,而之后男女相等。这个变化主要是女生在青春发育期的激素变化及生理上需要储存一定的脂肪量。
所以女生BMI和体脂含量适量增加是正常情况,但一定要注意监测和预防肥胖发生。而男生要关注的是腰围的变化,参考《7~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表》数值显示,7~18岁,男生腰围增长的范围比女生大,虽然与骨骼发育有相关性,但也要注意监测,预防男性容易发生的中心性肥胖。
青春期的肥胖往往会延续到成年期,并增加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且青春期的年龄段正处在学业关键期和生长发育关键期,肥胖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适当的体重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阶段与肥胖相关的因素和预防措施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多方共同了解并协作。
饮食方面,继续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和纠正不良习惯。如合理膳食结构,不喝含糖饮料,控制膳食能量不超标。规律用餐、专注用餐,减少在外就餐和外卖等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的频率。
运动方面,学业任务重,容易造成运动量不足,运动环境受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的运动总量。
睡眠方面,睡眠不足是此年龄段普遍存在的现象,睡眠质量也欠佳。保证睡眠时间,13~17岁每天睡足8~10小时。
精神情绪方面,压力大,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运动,主动调节疏导消极情绪。
预防是最好、最经济的体重管理途径,但对已经发生超重和肥胖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积极的体重管理,限能量饮食结合运动来进行。
除以上各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还要注意避免不当的减肥方法,比如最容易被采用的节食减肥法,不但会影响正常发育,还会造成疾病风险。
如果生活方式方面的管理和干预都没有起到减肥的作用,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进行评估,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并在之后配合饮食和运动的专业指导,保证安全健康地减肥并持续保持健康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