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嫦chánɡ娥é

字体:16+-

唐tánɡ·李lǐ商shānɡ隐yǐn

云yún母mǔ屏pínɡ风fēnɡ烛zhú影yǐnɡ深shēn,

长chánɡ河hé渐jiàn落luò晓xiǎo星xīnɡ沉chén。

嫦chánɡ娥é应yīnɡ悔huǐ偷tōu灵línɡ药yào,

碧bì海hǎi青qīnɡ天tiān夜yè夜yè心xīn。

诗文大意

云母屏风之上,烛影幽深,

银河渐渐垂落,晨星低沉。

嫦娥一定悔恨偷吃了灵药,

每夜青天中空守孤寂的心。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这是一个寂寞清冷的夜晚,诗人近年屡遭挫折、心情郁闷,无人可以倾诉,孤独感让他无法入睡,竟然在烛光下坐了一夜。残烛的光照在用云母做的屏风上,诗人看着自己幽暗的身影,真可以说是“形单影只”。他干脆起身走到户外,仰望天空,看到银河渐渐垂落,启明星低沉,月亮孤独地挂在天边,这漫漫长夜就快过去了。

诗人为自己的处境黯然神伤,又想起心中牵挂的人。对每个孤独的人来说,这样的夜晚可能都一样寂寞难熬……“同病相怜”的还有传说中的嫦娥,她独自住在浩瀚的天上,面对一个个孤独的夜晚,一定会后悔当初偷吃了不老灵药吧?

细品词句

前两句描绘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情。

第一句写室内的情形,一扇云母屏风与诗人相对,烛光在屏风上投出幽暗的身影,这个“深”字写出了烛光的暗淡、身影的孤单,同时也暗示蜡烛已经燃烧了很久,影子看起来又深又暗,透露出诗人长夜独坐的状态和黯然神伤的情绪。

第二句写夜空的景象,银河高挂空中,现在已渐渐垂落,“晓星”也出现在天边。“晓星”就是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时会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说明诗人已经独坐了一夜,现在天快要亮了。“渐”字说明这一夜的漫长、难耐,而“落”“沉”呼应第一句的“深”,都体现出诗人低落、黯淡的心情。

第二句没提到月亮,但我们可以从后两句看出月亮正挂在空中,因为诗人联想到了嫦娥的传说。在孤独的诗人看来,身处月宫中的嫦娥,每个夜晚都只能独自面对“碧海青天”,她的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一样吗?所以,他猜想嫦娥会后悔偷吃了不老灵药,以至于让自己夜夜独自神伤、寂寞清冷。“夜夜心”让我们想到《三衢道中》的“日日晴”,都是强调每一夜、每一天,不过在《嫦娥》中突出的是凄凉的心境,在《三衢道中》突出的是惊喜的心情。

关于这首诗蕴含的主题,历代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我们不去做过多的联想,只从诗句本身来看,这首诗是借用嫦娥的神话传说,抒发诗人自己在孤寂处境中的思绪,是他的“心灵独白”,语言含蕴,情调忧伤。

讲个故事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著名的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西汉的《淮南子》一书中: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老灵药,但是这个药被“姮娥”偷吃了,她就飞上了月亮。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说“姮娥”和后羿的关系,后来有人为这个故事添加了注释,才说“姮娥”是后羿的妻子;再后来,“姮娥”的名字慢慢演化成“嫦娥”。按这个故事里说的,嫦娥心地不太好,偷吃了丈夫的灵药,成了不老的神仙,但是要永远承受月宫里的孤独寂寞,和《嫦娥》这首诗中的内容一致,想必她每天夜里对着碧海青天,都会觉得后悔吧!

不过,百姓们不愿意把美丽的嫦娥想象成偷药的家伙,所以又对“嫦娥奔月”的故事进行改编,这是其中的一个版本:

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江河干枯,动物、植物和百姓都无法生存下去了。

这时,来了一位力大无比、箭术超凡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百姓解除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拉满神弓,接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为了表彰后羿,西王母赐给他一颗不老灵药,吃了就能长生不老,还能上天做神仙。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非常美丽、善良,还养了一只雪白的可爱的兔子。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没吃灵药,让她将药收进箱子里。

很多人拜后羿为师,跟他学习武艺。其中有个叫逄蒙的,是个奸诈贪婪的小人,他偷听到灵药的事,一心想把灵药弄到手,好让自己成仙。一个八月十五月圆的夜晚,后羿正好不在家,逄蒙趁机闯进后羿家里,他手持利刃,威逼嫦娥把灵药交出来。嫦娥无奈,怕逄蒙得到灵药变成神仙祸害他人,只好抢着把灵药一口吞了。

嫦娥吃了灵药,就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抱着小兔子一直向圆圆的月亮飞去了。

后羿回来,发现妻子不见了,焦急地到处寻找,最后看到月亮中有棵桂花树,小兔子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

后羿不会飞,只能在地面上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月亮就向后退,永远也追不上。嫦娥成了月宫中的女神,夫妻两人只能永远分开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每年八月十五都会拜月,遥遥地为她祝福。

学个成语

形单影只(xíng dān yǐng zhī)

只有孤单的身形和唯一的影子,形容孤独一人,没有同伴。

出自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说段历史

牛李党争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意境优美、缠绵多情,总是带着孤寂、忧伤、失意的情绪,这与他一生坎坷、纠结、郁郁不得志的命运有很大关系。说起李商隐的悲剧命运,就不得不提起“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晚唐时期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一派是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为首的牛党,另一派是以李德裕、郑覃等人为首的李党。他们的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一直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年。

唐宪宗时期,有一年举行科举考试,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认为两人符合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这件事传到当时的宰相李吉甫耳中,李吉甫觉得他们揭了自己的短,于是对皇帝说牛僧孺、李宗闵和考官有私人关系。宪宗信以为真,把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此事却引致朝野哗然,许多人为牛僧孺等人鸣冤,谴责李吉甫嫉贤妒能,唐宪宗只好把李吉甫也贬职了,而李德裕正是李吉甫之子,牛、李双方就此埋下互相敌视的种子。

到唐穆宗时期,身为翰林学士的李德裕、元稹揭发科举考试不公,当时走关系考中的就有李宗闵的女婿,李宗闵等人因此被贬官,两派彼此的仇恨更深了。

从唐穆宗到唐文宗时期的十多年时间里,牛僧孺、李宗闵这两位牛党领袖被拜为宰相时,就把李党的主要人物都排挤出朝堂;等到李德裕、郑覃等李党当权,又把牛党打压下去。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唐文宗去世时,牛党站错了队,他们支持的继承人未能继位,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成为宰相,李党开始独掌朝政。牛党被彻底排斥出朝廷之外,牛僧孺、李宗闵等人被贬职流放。李德裕执政时做出了许多成绩,但他独断专行的作风也得罪了很多人。

等到唐宣宗即位,为了夺回朝政大权,全面打压李德裕一党,李德裕被一再贬职,一直贬到远在海南的崖州,最后在那里病故。

牛李党争的结果是两党两败俱伤,宦官、藩镇的势力大增,唐朝彻底走向衰亡。

李商隐与此有什么关系呢?他出身贫寒,青年时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对他有提携之恩,他还和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一起读书。当时的朝臣多数都在牛、李两党中的一方站队,很少有人能保持中立,令狐楚一家就是牛党的人。后来令狐楚去世,李商隐又被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赏识,王茂元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李商隐和妻子感情很好,问题是,他的岳父王茂元却和李党亲近。

这下,李商隐就被卷入党争的旋涡中,两党水火不容,牛党认为他是忘恩负义的叛徒,李党在王茂元去世后,也不把李商隐当成自己人。李商隐空有抱负和才华,却一直遭受两派的打压,只能终身流落江湖,满腔心事无人可诉,后来心爱的妻子也早早过世,李商隐更是形单影只、孤寂凄凉。

朝堂上大的悲剧和李商隐个人小的悲剧交织在一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诗总是充满忧伤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