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講故事,你怎麽做銷售?

1.親身經曆是最佳的案例

字體:16+-

有個人胃病疼痛難忍,於是就去中醫館看病。中醫館的老中醫對其進行診斷後認為患者應該服用中藥,然後開始為自己的中藥進行推銷:

“你應該嚐試著吃我的藥,那些西藥現在已經不管用了,中藥的風險是最小的,你知道嗎?三百多年前的大清皇帝們也吃過這些中藥,順治皇帝出家前經常喝這種中藥,療效很不錯,對於養胃補胃再好不過了。一般的胃病患者過來,我都是推薦他們服用這種藥的,這可是正宗的皇家藥物了。”

這個人看著老中醫說得頭頭是道,可是還是覺得療效不那麽靠譜,而且這種藥可能未必適合自己,所以決定再去其他地方看看。這一次,他來到另一家中醫館,然後讓醫生看病。經過診斷之後,醫生很快就開出了一張藥方。

“先生,您的病情和我之前接觸的幾位患者非常相似,你們的胃病發作都和脾胃虛寒有關聯,這種病症在西醫那兒可能看不太出來,但其實很常見。我上個月剛接觸了一個和你具有相同病症的患者,對方一直都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最後越來越嚴重,甚至引發了嚴重的胃潰瘍,醫生也都認為他有患上胃癌的風險,不過服用中藥後,對方這周來看病已經明顯覺得好多了。”聽完醫生的話之後,他立即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購買了幾服中藥。

為什麽同樣是醫生,第一個醫生的“皇家藥物”反而賣不出去呢?而第二個醫生的藥物沒有任何渲染和傳奇色彩,卻博得了患者的歡迎?原因就在於支撐整個故事的人物有所不同,皇帝固然聽起來很不錯,而且讓皇帝來代言中藥,的確可以增加藥物的知名度。但實際上在整個故事中,高高在上的皇帝不具備太大的說服力,而且皇帝本身就和平常人的生活有些格格不入,雖然藥物並不因人的身份和地位而改變,但是對於買藥的人來說,他們會忍不住這樣去想:“皇帝服用的藥適合我嗎?這真的是皇帝的藥方嗎?”這種疑惑會慢慢摧毀他們對藥物價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