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几度秋凉

字体:16+-

烟雨红尘,听来多美,可是走过才知道,红尘世界原是尘埃连着尘埃,喧嚣连着喧嚣。所以人生之路总让人迷惘,你看得见星光璀璨,看得见灯火迷离,却看不见下个路口的风雨飘零。你永远是烟尘里的行人,不管前方是险滩还是激流、荆棘还是泥淖,都无法回头,因你早已上路。

掀开尘雾,依稀还记得,那年那月,那个懵懂少年从村庄出发,一路向北,走到流光溢彩的城市,然后开始在那里筑梦。然后他爱上了城市的灯火,爱上了这里无边的繁华。可是谁能料想,数年以后,这个少年嬗变成了忧郁的诗人,在月光下惆怅着写诗,随漫长的思绪飞向轻淡夜云,无拘无束。寻常人经历过一些事之后都会变得圆融通达,或者世故平和,而他却越来越尖锐、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倔强。

他是海子,你我心中从未改变纯真性情的海子。正因为未改纯真,他才与众不同,才能在诗的世界里走向春暖花开。只是,尘世似乎从未给过他真正的春天,伸手的时候,他总是触到西风落叶、冰雪连天。那是他灵魂深处的荒凉。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他识尽人间愁苦,却仍是那个单纯少年。谁知道,这样的生命该如何解读?

这个夏天,海子终于完成了长诗《太阳·土地篇》。海子仍旧将这首从构思到完成历时一年的长诗打印出来,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不管别人持何种态度,海子对自己的长诗都无比珍视,可以说,那是他生命的结晶。此时的海子,仍在为5月西山会议上人们对他的蛮横指摘作着自我辩解。这个天才的诗人,以微小的力量,对抗着周遭的众口铄金。这是他的倔强。

7月,那个让海子一往情深的女孩大学毕业了。她离开了北京,去了想去的地方。那不是月光旖旎的湖畔,也不是春暖花开的海边,而是繁华的更深处。她叫沈碧,她早已不是那个陪海子看斜阳和月光的单纯少女,她有她远离梦幻的方向。就算没有父母的千般阻挠,她终究也会离开海子,远走高飞。他们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偶尔相遇在人海,却总会回到各自的世界,面对各自的生活。

尽管早已分手,但沈碧的离去还是让海子有些落寞。这个善感的诗人从未学会忘怀,否则他不会在秋风四起的时候,让自己的悲伤零落成泥。这个7月,海子独自来到北戴河,遥想当年,他和沈碧携手来到这里,尽管总是沉默不语,却也是两人的碧海蓝天。而此时,他只能用漫长的回忆来安慰自己,却终于落得黯然神伤。

回忆,终究只是一抹氤氲的烟水,只能淡淡地望着,可是望久了就忍不住迷惘。我们都还记得纳兰性德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其实人生的一切都看似寻常,寻常的旅程、寻常的驿站、寻常的风景,只有当我们走远,回首再看那些如烟如雾的曾经,才会发现,原来那里竟然还飘着一些湛蓝。于是我们忍不住静静回味,伤感便也飘然而来。

若不是因为离人远去的背影,面朝大海的时候,海子不会那样悲伤。那是他最喜欢的风景,他能在那里找到壮阔和深沉。如果可以,他愿意把春天种在那里,然后默然坐下,与云天为邻,与海浪为伴。那时的自在,无与伦比。可那只是个美丽的梦想,身处红尘的海子,有无法割断的牵念。尽管他早已厌倦繁华,却又不得不陷身在城市,在迷乱的灯火下送别枯黄的流年。生活就是这样让人无奈。

八月逝去 山峦清晰

河水平滑起伏

此刻才见天空

天空高过往日

有时我想过

八月之杯中安坐真正的诗人

仰视来去不定的云朵

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将你看清

一只空杯子 装满了我撕碎的诗行

一只空杯子 —可曾听见我的喊叫?!

一只空杯子内的父亲啊

内心的鞭子将我们绑在一起抽打

想必此时的海子已经看到了他与覃诗之间的距离,而他们的爱情也不再平静如水,所以他才会独自来到北戴河。覃诗虽然深爱着海子,也能把海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很显然,她无法接近海子心中的自由天地。她能从海子的诗句里读出悲喜,却触不到海子梦里的春花秋月。海子渐渐开始厌烦覃诗所关心的那些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于是对这份爱情产生了迷惘。他对覃诗的爱毋庸置疑,但他真的不喜欢锅碗瓢盆的生活。或许,对他而言,梦里花开才是最大的幸福。

终于,当覃诗向海子提出结婚的要求时,海子陷入了更深的迷惘。他是纯粹的诗人,只喜欢自由自在,在山水间行走,在青草处漫游,在云天上飞翔,不要任何的束缚。他不能挣脱命运为他绑上的那条绳索已是极其无奈,又怎能心甘情愿地走入婚姻,在琐碎的生活里磨蚀自己自由的性灵!如果必须选择,海子宁可选择西风,选择天涯,也不要婚姻的围城。他真的不想困死在里头。

他到底还是活在梦里。物质世界的人会嘲笑他活得太虚幻,很少有人能明白他穿行于云间月下时的自在心情。诗人心中的世界,常人永远无法想象,你以为那里秋风萧瑟,可诗人却在杨柳岸安坐着,等待风吹起湖中的涟漪。哪怕没有春花秋月,哪怕要风雨漂泊,有自由便好。纯粹的诗人,就是这样的心境。他们很少迷恋烟火人间的幸福。

海子虽然也想象过与所爱的人携手人间,却总有些不食烟火的味道。他心中的爱情,可以简单到只有花前月下,只有诗酒流连。这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喜欢那样淡如秋水的爱情,却不知尘世的爱情纵然简单,也总要面对柴米油盐。其实,天真的海子永远都像个孩子,他明白爱情的重量,愿意为爱生死相许,但他真的没有能力经营婚姻,他太简单,也太纯净。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得说,作为诗人,他是天才;作为男人,他是个失败者。但那又怎样?世间又有几个成功的男子能够如他那般生如夏花!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那时候,海子在日记中写道:“因为全身心沉浸在诗歌的创作里,任何别的创作和活动都简直被我认为是浪费时间……”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海子愿意为诗放弃所有。或许,你会说他太偏执,但这何尝不是他对于诗歌的无限深情。如他所言,那些写诗的日子,可以称之为高原的日子、神的日子、黄金的日子、王冠的日子。或许,写诗的海子,孤独也自在,悲伤也开阔,静默也欢喜。

可以想象,当海子拒绝和她结婚的时候,覃诗有多么痛苦。她爱上海子,已经被许多朋友嘲笑。而当她想要与海子结婚的时候,那些已经拥有不错的物质生活的女友定会觉得不可思议。是的,海子只是个穷诗人,他给不了覃诗体面的物质生活,而覃诗却并不在意,她毅然决定与海子结婚。我想她的爱会让无数男子羡慕,可海子却给了她冰冷的回答。这个纯真的诗人似乎从未想过结婚生子的事情,尽管他总是在诗里谈婚论嫁,为夫为父,并声称要拥有一大堆儿子,一大堆女儿,但他真的不知道婚姻到底是什么,所以他拒绝了覃诗,让那个深情的女子悲伤了很久。

不是海子无情,只是如孩子般天真的他实在无力撑起婚姻的帆,他可以坐在爱情的月下写诗,却不可以蹲在婚姻的窗前洗尿布,尘世的幸福他真的要不起。于是,他只能在瑟瑟的西风里,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愿他们在尘世获得幸福。单纯的海子只能如此,他绝不愿意伤害爱他的女子,怎奈他心中的信仰是诗,是那片梦里的田园。所以对于覃诗,他只能默然祝福。他心底的无奈和痛楚,又有谁知道?

火焰的顶端

落日的脚下

茫茫黄昏 华美而无上

在秋天的悲哀中成熟

日落大地 大火熊熊 烧红地平线滚滚而来

使人壮烈 使人光荣与寿同在 分割黄昏的灯

百姓一万倍痛感黑夜来临

在心上滚动万寿无疆的言语

时间的尘土 抱着我

在火红的山冈上跳跃

没有谁来应允我

万寿无疆或早夭襁褓

相反的是 这个黄昏无限痛苦

无限漫长 令人痛不欲生

切开血管

落日殷红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爱情保持一生

或者相反 极为短暂 匆匆熄灭

愿我们从此再不提起

再不提起过去

痛苦与幸福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深秋,海子与覃诗结束了恋情。这样萧索的季节,这样悲凉的分手,让海子无限悲伤。昌平幽暗的夜里,海子茫然地回忆着那些旧时光。他想起了沈碧,也想起了洛安萍,不知不觉间,他已是泪眼迷离。他不知道,为何所有的相逢都会以悲剧收场,所有的美好都会莫名地零落。他真的不知道,他只是孤独的诗人,在城市的夜空下想着远方,想着村庄和麦田、大海和草原。可他定然知道,世间有一种离别叫作情深缘浅。

人生几度秋凉。海子又成了秋风里飘零的黄叶,无人过问。他总是这样,在喧闹的人群中与孤寂为伴。或许他也不愿如此,可是天生的诗性却牵引着他远离人海,在夜的深处风的前头放飞自己。完美主义的他,终于无法在尘世寻得完满。其实世间本就没有完满,月亮远在天边,尚有阴晴圆缺,何况是花开花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