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缺什麽

14改革創新:改革是持久戰,

字體:16+-

現在還不到睡大覺的時候市場的力量給每個公民創造了機會

——茅於軾改革開放最大的成果是什麽?

關於中國改革開放30年,有學者指出,對外開放是這30年的最大成果。因為有了開放,通過行政手段獲得生產性資源的路徑才得以維持。

茅於軾:

的確,一個國家的生產性資源如果更多地掌握在政府手裏,那政府可支配的錢就越多,民眾口袋裏的錢就相應越少,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過程。如果沒有開放,生產的東西就可能銷售不出去。開放維持了我們外向經濟的局麵,所以改革和開放要分開來看。

同時也要看到,30年改革開放最不容忽視的力量是民營經濟。民營經濟的財富並沒有掌握在國家手裏,是市場削弱了政府權力。

就對外開放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是實現了東西方交流,中國得以學習西方先進的東西,沒有這一點,中國改革不可能成功。開放最主要的結果,不能簡單說是維護了統治階層利益,更多的是促進了中國在技術、製度、文化等領域全麵向西方學習。我們的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到法院、律師、大學,還有各種製度等全是從西方來的,而不是慈禧太後的東西。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我們的學習是不是更專注於形式,其實現在精神上也在學,最近出現的維權行動就是向西方學習的結果。真正在學西方的,主要是一些民間人士;作為壟斷利益集團,盡管一方麵抵製西方思想,但另一方麵也在受這些思想的影響。

我最近有一個很大的發現,中國政治改革的一個重大進步是在人權方麵。值得肯定的是,幾十年一直不斷在進步,其實是老百姓對政府的監督權在加強。就“楊佳襲警案”來說,楊佳是該判死刑的,但下此判決還沒那麽容易,需要照顧到網上那麽多的意見。這就是一個進步。